基于抗逆力理论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5 11:26
本文以抗逆力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如何优化我国精准扶贫到户扶贫开发机制进行研究。具体以沃尔什(Froma Walsh)教授提出的家庭抗逆力基本框架,即家庭信念、组织模式、沟通过程,以及“治疗师”角色等四个基本方面,结合实地入户调研情况对当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加以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具体到户扶贫开发机制,在家庭信念、组织模式、帮扶主体角色定位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加强和优化。家庭信念中有碍贫困对象能够积极应对困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贫困户存在依赖心理,对维持现状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信心不足,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离开扶贫帮扶后会再次陷入困境的担忧和恐惧;在组织模式中不利于贫困对象实现稳定脱贫的因素具体表现为:贫困对象家庭结构多呈现出无劳动能力或者弱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人口结构不合理、忽视家庭内部凝聚力建设、帮扶措施并未增强贫困对象经济基础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安全和稳定等;沟通过程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贫困户家庭内部紧张关系关注不足,没能及时引导形成有效合作模式、忽视农村社区内部各主体间沟通,导致新的紧张关系等;在帮扶主体角色...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国外反贫困研究综述
1.2.2 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抗逆力理论及其对精准扶贫研究的工具意义
2.1 抗逆力理论概述
2.1.1 抗逆力
2.1.2 家庭抗逆力框架
2.2 抗逆力理论之于精准扶贫的工具性价值
第三章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缺陷分析
3.1 我国扶贫开发实践历程
3.1.1 温饱型扶贫开发
3.1.2 综合型扶贫开发
3.2 扶贫主体对脱贫主体角色替代
3.2.1 帮扶主体成为“脱贫主体”
3.2.2 帮扶退出的消极影响重视程度不足
3.3 贫困对象自身脱贫信念激发不足
3.4 技术理性导致贫困户家庭组织模式缺陷
3.4.1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结构弹性不足
3.4.2 忽视贫困户家庭凝聚力建设
3.4.3 贫困户经济安全存在隐患
3.4.5 贫困户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滞后
3.5 贫困户内外部沟通欠缺
第四章 基于抗逆力理论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优化措施
4.1 以家庭抗逆力框架为指导开发和构建贫困户家庭抗逆力
4.2 理清帮扶主体角色边界
4.2.1 转变帮扶主体介入方式
4.2.2 规范和完善结对帮扶机制
4.3 协助挖掘和构建贫困户自身优势和资源
4.3.1 引导树立积极的家庭“信念系统”
4.3.2 优化贫困户家庭组织模式
4.4 加强贫困户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4.4.1 持续改善社区内部物质经济水平
4.4.2 改善社区治理水平
4.4.3 加强农村社区情绪的疏导和管理
4.4.4 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社会支持网络
4.5 引导并加强贫困户家庭内部沟通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4027328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国外反贫困研究综述
1.2.2 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抗逆力理论及其对精准扶贫研究的工具意义
2.1 抗逆力理论概述
2.1.1 抗逆力
2.1.2 家庭抗逆力框架
2.2 抗逆力理论之于精准扶贫的工具性价值
第三章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缺陷分析
3.1 我国扶贫开发实践历程
3.1.1 温饱型扶贫开发
3.1.2 综合型扶贫开发
3.2 扶贫主体对脱贫主体角色替代
3.2.1 帮扶主体成为“脱贫主体”
3.2.2 帮扶退出的消极影响重视程度不足
3.3 贫困对象自身脱贫信念激发不足
3.4 技术理性导致贫困户家庭组织模式缺陷
3.4.1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结构弹性不足
3.4.2 忽视贫困户家庭凝聚力建设
3.4.3 贫困户经济安全存在隐患
3.4.5 贫困户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滞后
3.5 贫困户内外部沟通欠缺
第四章 基于抗逆力理论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优化措施
4.1 以家庭抗逆力框架为指导开发和构建贫困户家庭抗逆力
4.2 理清帮扶主体角色边界
4.2.1 转变帮扶主体介入方式
4.2.2 规范和完善结对帮扶机制
4.3 协助挖掘和构建贫困户自身优势和资源
4.3.1 引导树立积极的家庭“信念系统”
4.3.2 优化贫困户家庭组织模式
4.4 加强贫困户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4.4.1 持续改善社区内部物质经济水平
4.4.2 改善社区治理水平
4.4.3 加强农村社区情绪的疏导和管理
4.4.4 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社会支持网络
4.5 引导并加强贫困户家庭内部沟通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4027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2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