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演进及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8 23:12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农村扶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农村扶贫作为重要工作开展,持续不断地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演进及经验,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充实党的农村扶贫思想研究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主体内容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来源和依据。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毛泽东的人民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阐述,然后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历史演进。共有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村扶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江泽民、胡锦涛对农村扶贫思想的接续发展;三是习近平对农...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是其思想基石
2.1.2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直接思想来源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是其思想基因
2.2 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2.2.1 基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2.2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历史演进
3.1 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村扶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1.1 发展生产力是农村摆脱贫困的根本方法
3.1.2 体制改革是农村摆脱贫困的主要推手
3.1.3 先富带后富是加快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
3.1.4 共同富裕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最终归宿
3.2 江泽民、胡锦涛对农村扶贫思想的接续发展
3.2.1 社会主义制度是消除农村贫困的根本制度保障
3.2.2 开发式扶贫是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方针
3.2.3 统筹城乡是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3.2.4 社会保障是脱贫致富的基本手段
3.3 习近平对农村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
3.3.1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的基本方略
3.3.2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扶贫的力量来源
3.3.3 内源扶贫与精神扶贫是扶贫的内生动力
3.3.4 完善和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是扶贫的制度保障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的实践历程及成就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实践
4.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4.1.2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提供强劲动力
4.1.3 不断探索扶贫新模式,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开拓更宽阔的路径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4.2.1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4.2.2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演进的经验
5.1 坚持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5.1.1 坚持党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
5.1.2 坚持政府主导农村扶贫事业
5.1.3 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
5.2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5.2.1 发展经济促进农村减贫
5.2.2 改善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2.3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5.3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推进农村扶贫
5.3.1 坚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扶贫
5.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3.3 构建和完善农村扶贫机制
5.4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5.4.1 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扶贫对象
5.4.2 坚持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
5.4.3 构建和完善精准扶贫支撑体系和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36319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是其思想基石
2.1.2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直接思想来源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是其思想基因
2.2 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2.2.1 基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2.2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历史演进
3.1 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村扶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1.1 发展生产力是农村摆脱贫困的根本方法
3.1.2 体制改革是农村摆脱贫困的主要推手
3.1.3 先富带后富是加快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
3.1.4 共同富裕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最终归宿
3.2 江泽民、胡锦涛对农村扶贫思想的接续发展
3.2.1 社会主义制度是消除农村贫困的根本制度保障
3.2.2 开发式扶贫是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方针
3.2.3 统筹城乡是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3.2.4 社会保障是脱贫致富的基本手段
3.3 习近平对农村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
3.3.1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的基本方略
3.3.2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扶贫的力量来源
3.3.3 内源扶贫与精神扶贫是扶贫的内生动力
3.3.4 完善和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是扶贫的制度保障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的实践历程及成就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的实践
4.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4.1.2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提供强劲动力
4.1.3 不断探索扶贫新模式,为贯彻农村扶贫思想开拓更宽阔的路径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4.2.1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4.2.2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思想演进的经验
5.1 坚持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5.1.1 坚持党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
5.1.2 坚持政府主导农村扶贫事业
5.1.3 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
5.2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5.2.1 发展经济促进农村减贫
5.2.2 改善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2.3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5.3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推进农村扶贫
5.3.1 坚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扶贫
5.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3.3 构建和完善农村扶贫机制
5.4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5.4.1 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扶贫对象
5.4.2 坚持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
5.4.3 构建和完善精准扶贫支撑体系和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36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3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