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二孩”看经济发展“孩动力”
本文关键词:从“全面二孩”看经济发展“孩动力”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年龄人口 中国人口老龄化 生育意愿 社会保障机制 双面性 政策需要 经济发展 增长结构 计划生育政策 城市人口
【摘要】: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增加,0~14岁人口比例过低,劳动年龄人口连续多年净减少,群众整体生育意愿不高。新政策的实施不仅将改变36年来已经形成的家庭和社会结构,还会带来一系列经济效应。短期利好,直接关联产业受益明显。人口具有"双面性",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二者的结合形成经济的循环往复,除了对经济的直接刺激,还将为教育和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期积极,以可持续发展解困未富先老。新增人口能够带来新的生产力,补充和加强"人口红利",提高人口总体质量,带动中长期增长结构的积极因素上升,缓解中国未富先老的经济困境。长期待考,成效几何需其他政策呼应。任何新政策的出台,必然伴随着一些不确定的后果。比如因人口绝对数增加而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耕地)资源承压,以及农村生育更加无所顾忌等。因此,新政策需要伴随着其他政策的呼应,除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还需建立更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中国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社会保障机制;双面性;政策需要;经济发展;增长结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人口;
【分类号】:F124;C924.21
【正文快照】: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台后,中国家庭和社会结构也将随之改变,新政策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影响从个人到国家的诸多利益 2016年1月1日凌晨两点半,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从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产房内传出来,让孩子的父亲非常高兴,庆幸晚出生五天的第二个孩子为家里省下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保障部:劳动年龄人口2030年将达9.66亿[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15期
2 ;我国劳动力相当长时期内不会短缺[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02期
3 张丽萍;;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王德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未必能缓解就业压力[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4期
5 ;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10亿[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21期
6 ;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 首现下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年05期
7 ;2016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最高峰[J];成人教育;1998年11期
8 ;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40期
9 宗禾;;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拐点来临该做什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3年02期
10 于晨;;中国失业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经济增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尤佳;我省15岁以上受教育人口比例达95.5%[N];发展导报;2009年
2 记者 朱剑红;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赵霞;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七成以上[N];鹤壁日报;2013年
4 王乃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7年后将达峰值”[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记者 杨群;上海常住人口中,高龄老人增96.7%[N];解放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慧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十年首现下降[N];北京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胡建辉;“未富先老”制约经济社会发展[N];法制日报;2012年
8 记者 郭晋晖;后人口红利时代: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敏;劳动年龄人口首现下降人口红利拐点隐现[N];上海证券报;2013年
10 李春;明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N];宜兴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闻芸;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中国人口红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潘攀;四川省劳动力供求分析与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张学龙;“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芦晓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欧盟劳动力政策的调整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73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