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储蓄的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08:40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储蓄的效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储蓄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摘要】:我国社会保障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着手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阶段后,政府加快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社会保障呈现出多层次、城乡差异、非全民性以及低保障水平的特点。在国家“十二五”计划纲要中,社会保障的建设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初步的建设阶段转向了一个更精细化的阶段。居民的高储蓄状况是我国不争的事实,居民储蓄率远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我国内需不足、居民消费萎靡,经济发展一直依靠出口拉动。如何刺激居民消费,降低居民强烈的预防性储蓄意愿是一大难题。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居民大部分的储蓄都属于预防性储蓄,其中居于主导位置的是与社会保障有关的养老、医疗保险项目,说明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而使居民进行的预防性储蓄一直高居不下,进而导致内需不足,消费疲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额的逐年增加,城镇居民的储蓄状况是如何变化的,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储蓄的相关理论。Feldstein的“资产替代效应”说明了由于居民享受政府社会保障方面的补贴增加了家庭的资产,自然降低了居民用于储蓄的部分;Feldstein提出的“引致退休效应”是考虑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居民往往为了获得养老金,选择提前退休,进而增加在工作期间的储蓄额;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讨;此外影响比较大的有私人代际转移支付理论和戴蒙德(Diamond)世代交叠模型。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储蓄的方向来看,形成以下两种结果:资产替代效应和收入再分配的效应都说明了社会保障支会减少居民储蓄,即“挤出效应”;引致退休效应、遗赠效应和收入扣除效应则说明了社会保障支出会增加居民储蓄;在现实中这两种效应是同时存在的,最终的影响方向就决定于两种力量的大小。 为了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宏观的角度和分收入阶层的角度来分别研究。从全国宏观的角度: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1年-2009年的数据,以城镇居民储蓄为被解释变量,以社会保障支出、实际利率、GDP、住宅价格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根据分析结果,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储蓄有挤入效应,也就是说,当国家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时,城镇居民储蓄是增加的。在宏观总量上,政府试图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居民消费从而减少居民储蓄到目前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从分收入阶层的角度:社会保障支出是作为一种转移支付的方式到达居民手中的,它与居民的工作收入性质上是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通过改变居民的收入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是政府用来调解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手段。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对于社会不同的收入阶层,转移支付对居民的消费储蓄影响不同。因此本文选择1997年-2008年各年的数据,以我国划分的8个收入阶层的人均储蓄额为被解释变量,以工薪收入、转移收入、教育费用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有的是挤入效应,有的是挤出效应。对于最低收入、困难、低收入、中等偏下、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储蓄的效应是正的;而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阶层,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储蓄的效应是负的。把两部分实证结果结合起来看,由于社会群体中高收入和最高收入阶层毕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就导致在宏观上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的挤入效应大于挤出效应,这两部分的实证结果也是吻合的。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储蓄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832.22;D63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5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12-13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本文创新之处14-15
  • 2 社会保障影响储蓄的相关理论15-23
  • 2.1 社会保障影响储蓄的理论介绍15-18
  • 2.1.1 Feldstein的"资产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15-17
  • 2.1.2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17-18
  • 2.1.3 其他相关理论的介绍18
  • 2.2 社会保障对储蓄的效应传导机制18-23
  • 2.2.1 社会保障对储蓄的"挤出效应"18-21
  • 2.2.2 社会保障对储蓄的"挤入效应"21-23
  • 3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城镇居民储蓄的现状分析23-32
  • 3.1 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23-27
  • 3.1.1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内容23-25
  • 3.1.2 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支出情况25-27
  • 3.2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高水平27-32
  • 3.2.1 储蓄率的国际比较27-28
  • 3.2.2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高水平28-30
  • 3.2.3 我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的动机30-32
  • 4 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32-45
  • 4.1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理论介绍32-33
  • 4.2 基于宏观角度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33-38
  • 4.2.1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33-35
  • 4.2.2 实证分析35-38
  • 4.3 基于分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38-45
  • 4.3.1 建立模型38-39
  • 4.3.2 实证分析39-45
  • 5 结论与建议45-48
  • 5.1 基本结论45
  • 5.2 政策建议45-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晓红;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2 刘华,肖厚雄,叶晓阳;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4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5 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6 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7 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8 王大霁;;试论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9 王瑞芳;;中国养老制度变迁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何樟勇,袁志刚;基于经济动态效率考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仲明;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孙永勇;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4 洪轶男;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储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斌;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杨岳;中国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3 贺晓梅;北京市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8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808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