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及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6:36

  本文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及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保障性住房 社会风险 网络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风险治理


【摘要】: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基本的居住权,这也是社会和城市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总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收入较低,在住宅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下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解决住房问题。住房压力的扩大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逐渐演变成国家战略的民生问题。现阶段,我国中低收入阶层主要是通过保障性住房来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从近几年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运行情况来看,由于政策制定的突击性、项目规模的非理性等等,导致其实际运行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且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风险。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提出了针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及治理研究。文章首先就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问题展开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发现国外研究大多从居民满意、医疗健康、居住分异及混合居住等角度分析了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其因素;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从保障性住房制度政策、规划选址、建设过程、社区维护等角度探讨了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而在风险评估及治理方面,发现国外多以风险管理为手段,采用风险矩阵、模糊分析法等方式进行评估;国内的研究则分别以社会和项目为研究对象,多强调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突出沟通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和项目治理方式。其次,本文在归纳整理了相关的支撑理论后,根据指标选取原则,按照主要依据、重要依据、参考依据三个层次,运用频数统计法先对评价指标预选,然后运用专家评分法筛选指标,甄别遴选出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的15项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紧接着通过对各种成熟的各种社会风险评价方法优势和不足的比较研究,结合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的特点选择了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社会风险进行评价,构建了本文中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的ANP-FCE评价模型。随后对指标进行了权重的计算,并对二级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理,本文就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治理展开了探讨,从社会、心理、法治、项目四个方面的“全角度”方式详细分析了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从风险人群、治理方法、项目时点的关联性开展了“动态式”的风险状态分析;从框架路径、分配路径、项目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了多层路径的治理模式。最后,本文以岱山保障性住房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了其社会风险,梳理出社会冲突、社区管理能力等多项重点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建议,也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的评估方法和治理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社会风险 网络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风险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8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保障性住房项目相关社会风险的研究综述12-13
  • 1.2.2 社会风险相关评估及治理方法的研究综述13-15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15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5-16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6
  • 1.4 本章小结16-17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17-20
  • 2.1 社会保障与住房保障理论17-18
  • 2.1.1 社会保障理论17
  • 2.1.2 住房保障理论17-18
  • 2.2 社会风险的相关概念18
  • 2.2.1 社会风险18
  • 2.2.2 建设项目的社会风险18
  • 2.2.3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风险18
  • 2.3 风险治理的相关概念18-19
  • 2.3.1 社会风险治理18-19
  • 2.3.2 建设项目的社会风险治理19
  • 2.3.3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社会风险治理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29
  • 3.1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20
  • 3.1.1 社会风险评价的概念20
  • 3.1.2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的概念20
  • 3.2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指标选取20-28
  • 3.2.1 指标选取原则20-21
  • 3.2.2 指标选取依据21-23
  • 3.2.3 基于频数统计法的评价指标预选23-25
  • 3.2.4 采用专家评分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25-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方法研究29-44
  • 4.1 一般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方法29-34
  • 4.1.1 定性分析方法研究29-30
  • 4.1.2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30-33
  • 4.1.3 定性与定量方法对比分析33-34
  • 4.2 基于ANP-FCE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34-43
  • 4.2.1 ANP-FCE相关模型选取的优势分析35-36
  • 4.2.2 ANP方法的运用与指标权重的确定36-40
  • 4.2.3 FCE评价的基本运用40-41
  • 4.2.4 标准设立与结论41-43
  • 4.3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治理研究44-51
  • 5.1 风险产生原因分析44-47
  • 5.1.1 社会角度44-45
  • 5.1.2 心理角度45-46
  • 5.1.3 法治角度46
  • 5.1.4 项目角度46-47
  • 5.2 风险动态关系分析47-48
  • 5.2.1 风险人群与治理方法47
  • 5.2.2 动态治理的状态函数47-48
  • 5.3 风险治理路径分析48-50
  • 5.3.1 风险治理的框架路径48-49
  • 5.3.2 风险分配的路径分析49
  • 5.3.3 风险治理的项目路径49-50
  • 5.4 本章小结50-51
  • 第六章 实证分析51-65
  • 6.1 项目背景51-55
  • 6.2 模型应用与风险评估55-60
  • 6.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60
  • 6.4 社会风险治理建议60-62
  • 6.5 社会风险治理效果分析62-64
  • 6.6 本章小结64-6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5-66
  • 7.1 研究成果总结65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65
  •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Ⅰ 保障性住房项目化会风险评价具体指标调查问卷Ⅰ70-71
  • 附录Ⅱ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具体指标调查问卷Ⅱ71-72
  • 附录Ⅲ 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72-74
  • 附录Ⅳ 关于保障性住房社会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问卷调查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坤;王金安;;基于Fuzzy的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2 刘潇;马辉民;张金隆;刘昌猛;;关于保障房公平分配的问题[J];城市问题;2014年01期

3 方永恒;张瑞;;保障房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城市问题;2013年11期

4 何志扬;徐惠洁;;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中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J];水利经济;2013年05期

5 王伟勤;;社会风险类型及其治理方式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黄德春;马海良;徐敏;;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的牛鞭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7 梁昀;薛耀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研究[J];经济问题;2012年09期

8 靳文辉;;国家经济干预行为规范化标准的多元构造[J];中国软科学;2012年07期

9 庄越;孔超;;加强大型工程项目社会风险治理 消除衍生灾害隐患[J];中国减灾;2012年13期

10 杜亚灵;尹贻林;;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F-AHP方法在工业企业信用评估中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0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880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