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发布时间:2016-11-29 11:55

  本文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再探讨——重读《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目录与摘要

 

1“亚细亚生产方式”再探讨——重读《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思考

 

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836)。

摘要: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对原始社会形态初创性的理论概括,其内涵是以原始共同体土地共同所有制为核心的原始共产主义。马克思以留存于文明世界中的公社残片为依据,运用逆向推演和残片复原相结合的方法,在材料相当缺乏的情况下成功地揭示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特点。将经过抽象而形成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般”概念,同它依以抽象的素材的亚洲村社及东方社会实态区分开来,是正确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所有制形式 原始共产主义 逆向推演 残片复原

 

2、中国现代化——比较的视野

 

编者按:人类的现代化仍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业,而历史已经证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不具有普世性。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充分说明,世界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故事”,聚焦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发现其道路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特点所在,将为现代化范式的多元建构贡献独特的中国视角。界定现代化、认识现代化的历史,必须打破西方中心论,更多地关注非西方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学者对此各抒己见,以比较视野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范式。本专题的三篇论文,便来自此次论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马敏指出,中国现代化可划分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前者基本以失败告终,后者则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现代化历经曲折后终获成功,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政权的力量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对传统的转化与“活用”,是现代化活力的源泉。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世界现代化理论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陈嘉明认为,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传统儒家强调单边“义务论”的伦理须加以反思,创造性地发展一种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观,使之达到与义务论的平衡。如将儒家作为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资源之一,就应当更新其道德哲学,以其“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为基础,以尊重人的权利为前提,从道德权利方面为法定权利提供伦理基础。我们可以在吸纳儒家原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原有的仁、义等德性思想中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将其更新、转化为具有现代伦理价值、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合的、并能够为现代化的构建服务的学说。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荫贵主张,比较中日早期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政府干预的不同是中日两国发展道路出现“大分流”的根本原因。工业化开始时,两国国情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政府的性质不同、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目标不同、两国政府干预的措施和手段不同,以及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区别,造成了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后发政府对国内的经济干预,相当于改变或重建该国经济进程演变的道路和舞台,不同的干预措施和目的,必然给发展带来根本影响。编辑部认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立足当下开展对其道路的不断思考并提炼新的观点,努力以学术的方式致力于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  

马敏

 

中国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义务论伦理  

陈嘉明

 

中国早期现代化:与日本的比较  

朱荫贵

 

3、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

 

何俊,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教授(杭州 311121)。

摘要:在中国传统知识谱系的建构中,孔子删述“六经”奠定了最初的知识系统,并形成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应用型知识模式,其中事实性知识同时蕴涵着价值诉求。从汉到唐,通过有效的建构与调整,既确保了核心知识的稳定,又实现了知识系统的扩容。《艺文志》通过对知识子系统的设定,使知识系统达到了有机平衡,在继承孔子知识观念的同时,增入了知识有限性的内涵。至《隋志》,基于知识性质的分类,安顿了谶纬学与道佛二教,并通过史部升格与化经为史,使历史知识成为传统知识的基础,原本弱化的关于自然世界的认知被进一步边缘化。清代学者沿此方向,确立起真实性与功用性的知识标准,固化了逼仄的知识视域。起于晚清的现代中国学术全盘接受科学以及整个西学,而传统的知识观念实于其中起着导引性的作用。

关键词:六经 传统知识谱系 知识观念

 

4、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

 

张学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摘要:宋明理学典型地具有中国哲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学家主张在具体修养中追求超越境界,获得精诚和勇气,同时悦乐和享受这种境界,这是宋明理学对终极关怀问题理解的重要方面。宋明理学的成立对儒家关于超越性问题理解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探寻超越性的道路上,宋明理学家在功夫论方面的贡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哲学视域中都是独特的。通过这种独特性可以丰富对宋明理学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从社会实践层面来理解超越性维度。修养功夫始终落实在社会实践中,对终极价值的肯定和关怀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探究。

关键词:宋明理学 终极关怀 超越性

 

5、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

 

马光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郭庆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刘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摘要:基于1997—2009年县级层面数据和中央对国家级贫困县资格的划分,采用断点回归方法估计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类转移支付资金对地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作用,但是专项转移支付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大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具有更高的财力均等化程度,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产生负向激励,使转移支付资金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弱化。我国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时,应当在促进地区间财力均等化(“公平”)和经济增长(“效率”)之间适当权衡。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时,应配套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对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关键词: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财力均等化

 

6、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组织流动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

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讲师(北京 100872);

王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摘要:利用CGSS2008年调查数据,分析社会成员在分割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组织流动模式及其变迁。劳动力市场分割结构的基础在于不同劳动部门社会资源分配权力的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不同劳动部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组织流动。首要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与“排斥力”都更高,劳动者的离职可能性更低,而跨部门流动可能性更高。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由于分配社会资源的权力形式发生了转变,劳动力市场分割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将折射到人们的工作组织流动方面。通过考察社会成员工作组织流动模式的变化,发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力市场分割结构从改革之初以体制分割为主,转变为现在体制分割与市场分割并存的结构。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 工作组织流动 体制分割 市场分割

 

7、 宪法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及其法治化路径

 

马一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3)。

摘要:中国国家治理的逻辑链条表现为:执政党——政协——人大——人民。执政党——政协,是以人民政协为载体的政治协商;执政党——政协——人大,是基于政治协商获得现实合法性的党的主张通过人大制度转为国家意志的过程;人大——人民,是双向的选举与依法治国;执政党——人民,是实质为社会协商的党的群众路线的展现。协商民主主要包含“执政党——政协”中的政治协商,以及“执政党——人民”的社会协商,二者经由人大制度加以勾连。这在逻辑上决定了党的领导、协商民主与人大代议民主的内在关联,形塑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路径,即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塑造“政治协商——立法协商——社会协商”的制度循环,以此指引现实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宪法 法治 国家治理 协商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梅夏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29)。

摘要:计算机数据是不是财产以及其与民法客体的关系问题在民法理论上缺乏基础性研究,既有的网络民事纠纷裁判及理论研究倾向于单独将数据进行客体化和财产化的处理。数据没有特定性、独立性,亦不属于无形物,不能归入表彰民事权利的客体;数据无独立经济价值,其交易性受制于信息的内容,且其价值实现依赖于数据安全和自我控制保护,因此也不宜将其独立视作财产。基于数据的非客体性,,大数据交易的合同性质宜界定为数据服务合同;基于主体不确定、外部性问题和垄断性的缺乏,数据权利化也难以实现。数据具有工具中立性的本质特征,法律能够对其实现的规制功能有限。网络民事纠纷可以区分为工具性和虚拟性两类,分别适用一般侵权救济和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救济。

关键词:数据 
法律属性  财产  客体

 

9、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

 

贺仲明,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 510632)。

摘要:经典是传统文学的核心部分,在文学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五四作家对传统文学经典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所保留和选择,更以进化、人性人情和民间等标准,重释和建构了一批新的经典作品。五四时期的经典重构对于近代思想和文学观有所继承,但更体现了新的思想视野,是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学的再度发掘和创造。经典重构为新文学寻找到与传统文学的密切关联点,有效促进了新文学被大众接受,并给作家提供了民族化的创作资源,从而使新文学避免走向对民族传统虚无化的道路。这种立足于本土去发现和创造现代的方式,走出了“西化”与“化西”的二元对立,在近现代中西文化关系中具有方法学的意义。文学经典对作家创作、文学和文化传统意义都是深远的,五四时期的传统经典重构尽管也有缺陷,但在今天仍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五四作家 传统文学 经典 建构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法刊辑要(2016276:《中国社会科学》(单月刊)2016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本文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再探讨——重读《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197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