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7-03-15 19:29

【摘要】:"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活动面向审判、服从审判,同时发挥审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的决定性作用。此项要求体现司法规律,有利于克服固有弊端,实现司法公正,但其受到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检察监督制度,以及政治性领导、监督和协调制度约束,从而被形塑为"技术型审判中心论"。可操作的改革包括控诉、审判和诉讼程序"三个面向",即控方证明责任的有效履行、法院审判的严格把关,以及庭审实质化。"以审判为中心"的逻辑延伸,含法律适用的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要求确立法院司法解释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以及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需采取必要工作措施,实现"三个面向"要求;逐步推进法律适用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以务实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向刑事司法的"线型结构"发起冲击。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 司法改革 改革限度 司法权威 司法公正
【基金】: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重点项目资助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以审判为中心”,是目前司法改革与诉讼法研究的一个热词,已有不少意见发表,在这一背景下,再谈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而且笔者在几年前已写过一篇与此相关的文章,对审判中心主义的意义及其实践问题作了探讨。〔1〕如今,“以审判为中心”已从学者的高论成为最高层确定的司法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年12期
2 陈卫东;;立法原意应当如何探寻: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的整体评价[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3 袁明圣;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条件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孙长永;强制侦查的法律控制与司法审查[J];现代法学;2005年05期
5 龙宗智;;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J];中国法学;2010年02期
6 龙宗智;;强制侦查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11年06期
7 龙宗智;;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J];政法论坛;2013年05期
8 王敏远;;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司法解释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品泽;何雁;;法官独立与我国审判独立制度之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余松林;论我国的司法独立及其实现[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王振生;;论我国司法权独立的障碍及克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张坤世;;论我国司法预算制度的完善——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5 金成富,徐新;司法独立与检察功能的转化[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6 李运仓;浅论司法独立[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李晨;;对司法独立有关问题的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章洁;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5年06期
9 陈洪玲,魏华;现行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检讨与有关学说评价[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10 车传波;;论我国法院体制改革的路径[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芳;李天平;;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2 段体操;;“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兼论司法预期与判决成效之背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陈盎然;李琛;;并不仅仅是“接力赛”——刑事法官阅卷行为的观察、反思与展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沈君;;人民法院定案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某中级法院民商事定案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5 郭玉;;戴枷之舞:权利救济语境下的涉诉信访与独立审判——从两个案例和一次问卷调查切入[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蒋啸;判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张英霞;妨害司法权威典型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相庆梅;民事诉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邱月娥;浅议地方人大对监督司法工作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娜;民事再审事由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洪;从司法独立原则论我国审判体制改革[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惠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与构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姗姗;论侦查行为中的司法审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樊传明;司法审判中事实认定错误风险的成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姚望;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双全;论媒体与司法的关系[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柳心宽;台湾司法独立的实现及其对大陆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从民事一审判决上诉率透视[J];法学;2000年03期
2 龙宗智;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J];法学;2000年03期
3 朱国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宪法学思考[J];法学家;2002年06期
4 王兆志;;浅析使用证据与指名问供的界限[J];公安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5 邢福和;;讯问方法与引供、诱供、指名指事问供关系的探讨[J];公安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6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7 夏锦文;司法的形式化: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实证指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张建伟;;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9 宋建潮,耿景仪,熊选国;德国、法国司法制度之比较[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10 万毅;;论“反复自白”的效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孝清;[N];检察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刚;;论整体性衡平的能动司法——评孔祥俊的《司法理念与裁判方法》[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2 姜明安;Jia Fe;;深化司法氃制改革,推,

本文编号:250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50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