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过劳死损害赔偿制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23:20
【摘要】:现阶段,我国劳动者过劳现象严重,“过劳死”事例频繁发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而严重的是,我们发现“过劳死”在法律救济上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与之关系密切的也只是休息休假权和劳动职业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容,但这些远不足以达到救济和预防的目的。对此,笔者从工伤保险和民事侵权两个角度出发,对比讨论两种模式下的过劳死损害赔偿制度,提出过劳死更宜适用工伤保险制度,明确过劳死的认定标准,辅以其他保障措施,构建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赔偿制度。本文的结构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内容为: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引发过劳死问题的原因和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一章通过提出和分析过劳死的相关案例,指出过劳死规制的必要性,厘清有关过劳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第二章讨论与过劳死密切相关的休息权和劳动职业安全保障方面的具体规定,指出法律规制的不足,明确学界对过劳死法律性质争议所在。第三章讨论工伤模式下的过劳死损害赔偿制度,探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在适用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第四章从侵权说的角度入手,判定过劳死侵权要件,分析民事侵权制度在过劳死救济上的优势与不足。第五章通过对两种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笔者在救济途径上更倾向于选择工伤认定,进而构建过劳死具体损害赔偿制度,明确认定标准,辅以其他配套措施,达到保障过劳死受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也为进一步化解劳资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雄;;“过劳死”夺命何时休?[J];工友;2006年01期

2 张问;;过劳死,,谁之过[J];检察风云;2006年14期

3 罗财喜;;对中国“过劳死”问题的法律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9期

4 罗财喜;;论“过劳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J];消费导刊;2008年19期

5 罗财喜;;“过劳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6 罗财喜;;中国“过劳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现代商业;2008年33期

7 吴义太;肖赣萍;;我国“过劳死”立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8 李菁凤;;“过劳死”法律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健康换高薪,你干吗?[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0期

10 颜梅生;;农民工遭遇“过劳死” 该怎样维权[J];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胜海;郑送平;李强锋;;过劳死[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周天寒;陈琮;;中医学对“过劳死”的认识及预防[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黄;“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郑定劲;过劳死就在你身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蒲昭和;青壮年“过劳死”的特征和预防[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吴作;“过劳死”的危险信号[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5 仲青;“过劳死”:生命与金钱博弈[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康劲;日本立法干预“过劳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李红军;立法干预 善待生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袁文魁 施鹏;知名教授“过劳死”为教师健康敲警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曾亮亮;换个活法预防“过劳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叶健 王昊飞;被“掏空”的“过劳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海燕;过劳死制度反思和法律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罗雨晴;论“过劳死”的法律规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小波;“过劳死”法律规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薛丹丹;过劳死法律规制探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杨青;“过劳死”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晓岚;我国过劳死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7 韩丽;“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曲吉吉;“过劳死”法律规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张新新;麻醉医生脑状态与工作强度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陈秀秀;制造业一线员工“过劳”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8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678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