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2:22
【摘要】:虽然性别、身份、单位等制度性因素以及家庭背景、社会资本等制度和结构性因素始终在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但是人力资本仍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最重要的两个表现,一个是进入工作前的受教育程度程度,另一个是在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本文通过描述统计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对个人职业地位起到“质变”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综合性、持续性和均等性;而工作经历对个人职业地位则起到“量变”的作用,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共发展的稳定性;从效果上来说,不论是哪一种人力资本,其发挥作用都有一定的条件:受教育程度是否能发挥出人力资本的最大作用需要跨越“高等受教育程度”这一门槛;而工作经历也并非多多益善,拥有两次工作经历是更为稳妥的选择。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受教育程度对于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在个人工作经历的积累和发展中得到强化。总体来讲,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作为人力资本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个人在职业地位获得中突破制度性障碍的藩篱、弥补先赋性资源缺乏的有效手段,因而弱势群体尤其有提高个人人力资本的必要。但是人力资本在个人工资收入、职业等级和工作职位三方面的表现并不平衡。因此,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开放性是不完全的,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图文】:
图 3-1 年均工资增长的性别差异3-1 表明,随着学历的提升,,男女之间的工资增长的差异消弭一部分的工资性别歧视。高学历男女群体在工资增长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受教育程度拥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作中获得更多工资增长的公平机会。同户籍身份群体的收入变化的关系
图 3-2 不同户籍身份群体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C. 受教育程度与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收入变化的关系表 3-5(1)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年均工资增长率初职受教育程度 均值 N 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未上学 20.8945 95 -小学 76.5789 304 2.665026682初中 140.9934 592 0.841152067职高中专 203.3461 124 0.442238431高中 169.7451 226 -0.165240445大专 498.7673 78 1.938331062大学 598.9216 56 0.200803661研究生 572.7273 4 -0.043735774体制外单位N=1479 F=16.462,Sig=.000表 3-5(2)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年均工资增长率现职受教育程度 均值 N 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未上学 7.6355 33 -小学 22.5735 99 1.956387925初中 35.3667 206 0.566735331职高中专 64.4812 85 0.823217886体制内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
本文编号:2681130
【图文】:
图 3-1 年均工资增长的性别差异3-1 表明,随着学历的提升,,男女之间的工资增长的差异消弭一部分的工资性别歧视。高学历男女群体在工资增长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受教育程度拥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作中获得更多工资增长的公平机会。同户籍身份群体的收入变化的关系
图 3-2 不同户籍身份群体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C. 受教育程度与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收入变化的关系表 3-5(1)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年均工资增长率初职受教育程度 均值 N 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未上学 20.8945 95 -小学 76.5789 304 2.665026682初中 140.9934 592 0.841152067职高中专 203.3461 124 0.442238431高中 169.7451 226 -0.165240445大专 498.7673 78 1.938331062大学 598.9216 56 0.200803661研究生 572.7273 4 -0.043735774体制外单位N=1479 F=16.462,Sig=.000表 3-5(2)不同单位类型群体的年均工资增长率现职受教育程度 均值 N 学历间年均工资增长率未上学 7.6355 33 -小学 22.5735 99 1.956387925初中 35.3667 206 0.566735331职高中专 64.4812 85 0.823217886体制内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候玉娜;易全勇;;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上)——基于理论视角的文献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2 郭砚君;;社会成就归因认知与社会公平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2期
3 风笑天;王晓焘;;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4 姚植夫;张译文;;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北四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8期
5 张锦华;沈亚芳;;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职业流动的影响——对苏中典型农村社区的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4期
6 张春泥;;农民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工作流动研究[J];社会;2011年06期
7 仇立平;肖日葵;;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吴愈晓;;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11年05期
9 刘士杰;;人力资本、职业搜寻渠道、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OLS回归的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11年05期
10 张苏;曾庆宝;;教育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2681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68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