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篱、隐忍与团结:中缅边境缅甸劳工生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0:32
近年来,中缅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大量缅甸劳工涌入中国云南省境内。作为边境地区特有的劳动群体,这些缅甸劳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缅甸劳工劳动力市场的时空分析认为,缅甸劳工在跨国工作场域中形成的劳动空间和劳动过程的藩篱形塑了其作为自我保护的"隐忍机制",建立在族群认同基础上的"权宜性"劳工团结机制建构了以维护基本权益为导向的集体行动。对于缅甸劳工,中国应该坚持以柔性治理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
【文章来源】:东南亚纵横. 2020,(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劳工生存机制之论争
二、研究方法与路径
三、缅甸劳工劳动力市场的描述:以时间为轴
(一)工作的动力学
(二)职业获得的类型学
(三)劳工的人口学
四、缅甸劳工劳动力市场的藩篱:以空间为序
(一)劳动场域的藩篱
(二)劳动成果的藩篱
五、个体沉默与集体失语:劳动控制下的隐忍
(一)利益表达路径的匮乏
(二)主体性意识的缺失
(三)理性群体意识的缺乏
六、集体行动:族群认同下的劳工团结
(一)行动的惰性
(二)抗争的端倪
(三)团结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J]. 汪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13 (01)
[2]生存逻辑:城市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J]. 朱涛. 社科纵横. 2009(02)
[3]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劳动力社会化的动机—行为分析框架[J]. 邓大才.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9)
[4]重新认识农民工:弱者的行为逻辑和生存策略[J]. 潘泽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3)
[5]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 闻翔,周潇.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229647
【文章来源】:东南亚纵横. 2020,(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劳工生存机制之论争
二、研究方法与路径
三、缅甸劳工劳动力市场的描述:以时间为轴
(一)工作的动力学
(二)职业获得的类型学
(三)劳工的人口学
四、缅甸劳工劳动力市场的藩篱:以空间为序
(一)劳动场域的藩篱
(二)劳动成果的藩篱
五、个体沉默与集体失语:劳动控制下的隐忍
(一)利益表达路径的匮乏
(二)主体性意识的缺失
(三)理性群体意识的缺乏
六、集体行动:族群认同下的劳工团结
(一)行动的惰性
(二)抗争的端倪
(三)团结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J]. 汪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13 (01)
[2]生存逻辑:城市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J]. 朱涛. 社科纵横. 2009(02)
[3]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劳动力社会化的动机—行为分析框架[J]. 邓大才.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9)
[4]重新认识农民工:弱者的行为逻辑和生存策略[J]. 潘泽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3)
[5]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 闻翔,周潇.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229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22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