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业发展对居民就业的影响——基于产业差异性视角的实证
发布时间:2021-08-25 09:35
促进居民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流通业是吸纳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流通业发展与居民就业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对我国居民就业以及三大产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会促进我国居民就业;流通业对不同产业的就业吸纳效应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效应有更大影响。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相关文献评述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检验模型及相关变量说明
1.检验模型。
2.被解释变量。
3.解释变量。
4.控制变量。
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流通业发展规模对居民就业的影响
(二)流通业发展质量对居民就业的影响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贸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能力及其机理分析——基于2012-2017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 孙永生,周俊胜.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0)
[2]流通业对社会就业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沈坤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7)
[3]我国流通业外资进入的就业效应研究[J]. 黄雨婷. 财经研究. 2017(03)
[4]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影响研究[J]. 齐云英.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1)
[5]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分析[J]. 黄琴. 商业经济研究. 2015(28)
[6]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 王晓东,谢莉娟. 财贸经济. 2010(02)
本文编号:3361870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相关文献评述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检验模型及相关变量说明
1.检验模型。
2.被解释变量。
3.解释变量。
4.控制变量。
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流通业发展规模对居民就业的影响
(二)流通业发展质量对居民就业的影响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贸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能力及其机理分析——基于2012-2017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 孙永生,周俊胜.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0)
[2]流通业对社会就业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沈坤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7)
[3]我国流通业外资进入的就业效应研究[J]. 黄雨婷. 财经研究. 2017(03)
[4]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影响研究[J]. 齐云英.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1)
[5]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分析[J]. 黄琴. 商业经济研究. 2015(28)
[6]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 王晓东,谢莉娟. 财贸经济. 2010(02)
本文编号:3361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36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