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老年人再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0:1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实现人口二次红利,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对福建省9个地市586个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对福建省老年人再就业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老年人的再就业处于较低水平,且城乡差距较大、职业分布不平衡,老年人再就业不仅受到老年人及其家人观念的影响,也受限于求职渠道和权益保障等条件。研究建议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层面构建老年人再就业促进体系,包括积极发挥政府的全局导向作用、构建老年人再就业市场机制、增强老年人的劳动权益保护意识等来促进老年人的再就业。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老年人没有再就业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天津为例[J]. 田立法,沈红丽,赵美涵,张婉婉.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5)
[2]国际法视阈中的老龄者权益保障问题——基于我国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思考[J]. 陈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3]论老龄管理的精神价值要素——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策的思考[J]. 董之鹰. 老龄科学研究. 2013(06)
[4]日本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及启示[J]. 宋强,祁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9)
[5]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J]. 张戌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6]重视和加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J]. 胡海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7]论新形势下的人才资源二次开发[J]. 吴晓巍,刘烨林.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06)
[8]试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J]. 程森成,李扬. 理论月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 刘帆.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 王甜甜.吉林大学 2016
[2]上海市柔性退休政策背景下老年人才资源开发路径研究[D]. 蔡玫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4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林刚.山东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9421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老年人没有再就业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天津为例[J]. 田立法,沈红丽,赵美涵,张婉婉.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5)
[2]国际法视阈中的老龄者权益保障问题——基于我国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思考[J]. 陈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3]论老龄管理的精神价值要素——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策的思考[J]. 董之鹰. 老龄科学研究. 2013(06)
[4]日本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及启示[J]. 宋强,祁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9)
[5]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J]. 张戌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6]重视和加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J]. 胡海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7]论新形势下的人才资源二次开发[J]. 吴晓巍,刘烨林.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06)
[8]试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J]. 程森成,李扬. 理论月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 刘帆.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 王甜甜.吉林大学 2016
[2]上海市柔性退休政策背景下老年人才资源开发路径研究[D]. 蔡玫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4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林刚.山东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9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2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