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主旋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纪之交,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从我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将经历一个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从2000年的1、26亿人提高到2040年的4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由2000年的10、64%上升到27%,而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又占了绝大多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了全国老年人口的61、36%。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轻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会更加突出。将来谁为农民养老将是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发展和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要任务。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介绍为切入口,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的分析,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严重性,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性;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研究,提出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在马克思民生观的视阈下,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先进养老服务模式的考察和研究,找出我国在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构建中可以吸收借鉴的内容和成功经验。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现状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文章强烈呼吁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参与到这个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公益事业中来,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会有不能自理或者孤寡孤独的一天,对于这个愈来愈需要关注的群体,只有政府彻底的将其重视起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再佐以相应的专门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全面调动社会的力量,整合政府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到实处,给农村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以安全稳定的生活保障和温暖的精神慰藉,给他们以更好的明天,这样也才能使国家经济更好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老龄化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6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1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实践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4 研究角度、方法与研究结构13-14
- 1.4.1 研究角度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1.4.3 研究结构14
- 1.5 正确对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14
- 1.5.1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概念14
- 1.5.2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概念14
- 1.5.3 二者的联系和区别14
- 1.6 研究的创新点14-16
- 2 “空巢老人”现象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相关问题16-17
- 2.1 “空巢老人”现象16
- 2.1.1 “空巢老人”定义16
- 2.1.2 “空巢老人”的影响16
- 2.2 “空巢老人”现象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逻辑联系16-17
- 3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17-25
- 3.1 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两种模式17-18
- 3.1.1 居家养老模式17-18
- 3.1.2 机构养老18
- 3.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18-20
- 3.2.1 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前景喜人18
- 3.2.2 经济中等的农村养老体系平稳过渡18-19
- 3.2.3 经济贫穷的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工作举步维艰19-20
- 3.3 以宏观讨论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20-22
- 3.3.1 社会养老重视程度不够20
- 3.3.2 社会养老缺乏长远规划20
- 3.3.3 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不足20-21
- 3.3.4 养老服务体系中队伍人员素质亟需改善21
- 3.3.5 社会养老管理机制亟待完善21
- 3.3.6 轻视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21-22
- 3.4 以农村角度探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22-25
- 3.4.1 经济发展仍然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绊脚石22
- 3.4.2 教育素质低下阻碍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推进程度22
- 3.4.3 “空巢”老人现象严重使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举步维艰22-23
- 3.4.4 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汗颜23
- 3.4.5 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机能匮乏23-25
- 4 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国际、国内经验和启示25-29
- 4.1 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5-26
- 4.1.1 日本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25-26
- 4.1.2 德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参考26
- 4.1.3 美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借鉴26
- 4.2 香港、台湾相关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优秀经验借鉴26-27
- 4.2.1 香港农村多种养老服务模式26-27
- 4.2.2 台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7
- 4.3 马克思民生思想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启示27-28
- 4.4 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创造了土壤28-29
- 5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9-31
- 5.1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29
- 5.2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29-31
- 6 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实证分析和解决建议31-37
- 6.1 对刘王力村和乌马庄村的实证分析对比31-33
- 6.2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解决建议分析33-37
- 6.2.1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大环境要求33
- 6.2.2 因地制宜的构建地区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33-34
- 6.2.3 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34
- 6.2.4 规范养老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34-35
- 6.2.5 发挥好基层老年社会组织的作用35
- 6.2.6 养老服务新模式---时间银行模式35-36
- 6.2.7 推动农村的文化建设,使养老服务体系安全软着陆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9-40
- 作者简历40-41
- 致谢41-42
- 附录1 调查问卷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惠泽;;创新理念 理顺机制 打造优质居家养老服务新平台[J];社会福利;2011年06期
2 张碧涛;;当代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黑河学刊;2010年09期
3 陈德君;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2001年06期
4 ;北京市西城区——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广覆盖[J];社会福利;2008年01期
5 严浩;秋风;潘力;;居家养老: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路——全国部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2006年01期
6 唐咏;徐永德;;中国社会福利变迁下养老服务中非营利民间组织的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黄文芳,申利侠;浅谈老年养老服务与再就业[J];南方人口;1999年03期
8 傅殿贵;王炜;;“居家养老代金券”试水天津[J];社区;2008年17期
9 崔凤;左魏魏;;我国老年福利津贴制度:特点、内容与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9年09期
10 张晓峰;;探析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J];社会福利;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荣亮;;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洪宇;;徐淮部分乡(镇)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的调查与思考[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景岐;王进禄;;千阳县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友琴;;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的现状、未来与选择[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5 周绍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书鹤;陈志军;;开发农村老年人才资源的一项最佳对策——论发展农村老年协会[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7 骆忠学;;老年人的弱势地位应予高度关注[A];全国首次省级老年学学会工作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志宏;;应关注老年人的隐性服务需求[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立武;;农村老年人养护问题的探讨[A];江苏农村养老工作探索——江苏农村养老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4年
10 房焕民;;陕西省组团赴江苏、浙江、广东学习考察养老服务工作报告[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把云南建设成和谐养生养老胜地[N];云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胡博理;完善政策措施 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N];河北日报;2010年
3 市政协社法委 民革舟山市委 民进舟山市委;健全边远小岛养老服务体系 努力提高留守老人生存生活质量[N];舟山日报;2011年
4 记者 郑昭 周琳;安排福建省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N];福建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安娜 通讯员 黄元龙 徐善清 余刚;浙江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颜素贞;思明成立全省首个养老服务协会[N];福建日报;2009年
7 京民;北京:构建均等化养老服务体系[N];中国老年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鹏程;浙江:适度普惠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振;银色浪潮呼唤养老服务[N];郴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海宁;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在希望中前行[N];中国老年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D];浙江大学;2013年
2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霍志刚;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刘平;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徐晶;村落不再,暮年何在[D];上海大学;2013年
9 吴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男;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2 吕世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吉林省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翟娅娅;上海市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晖艳;吉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姚兴家;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丽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黄锦英;广西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戴静;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廖成丽;论我国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2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1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