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之人如何交换—一项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3:22

  本文关键词: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之人如何交换—一项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交换论 社会价值取向 实验法 合作 追求平等


【摘要】:结构和能动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而网络交换论则在解释网络结构的权力分配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近年来,有关网络交换论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相关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结构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行动者是有差异的,交换离不开行动者的维度。 因此,该研究在回顾网络交换论的演变过程之后,将社会价值取向融入到网络交换论的三种结构关联类型中,在考虑结构的基础上,研究行动者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否对交换结果产生影响。 该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法、文本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哈尔滨某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类型进行了调查,进而对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行动者在网络交换论的结构下的交换情况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首先,大学生中,个体者的比例高于亲社会者的比例,而且亲社会者的比例高于国外有关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中常人的亲社会者的比例。其次,社会价值取向确实对交换产生影响,虚无式、排除式、内含式三种连接中。总体来看,亲社会者的谈判成功率高于个体者,但所获收益低于个体者,而且连接结构越简单,社会价值取向对谈判结果的作用越明显。同时,追求平等、情景与个人魅力、坚守底线的执着、物质利益的刺激量等因素会影响着谈判结果。
【关键词】:网络交换论 社会价值取向 实验法 合作 追求平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8-9
  • 1.1.1 问题提出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7
  • 1.2.1 国内外的交换理论9-14
  • 1.2.2 国内外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14-15
  • 1.2.3 文献评述15-17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实验设计17-28
  • 2.1 研究设计17-24
  • 2.1.1 社会价值取向测量17-18
  • 2.1.2 理论导向的实验研究18
  • 2.1.3 网络交换论与 SVO 的结合18-21
  • 2.1.4 研究假设21-24
  • 2.2 研究方法24
  • 2.3 实验设计24-26
  • 2.3.1 实验被试24-25
  • 2.3.2 实验流程25-26
  • 2.3.3 实验平台26
  • 2.4 社会价值取向调查实施与数据分析26-27
  • 2.4.1 调查的实施26
  • 2.4.2 数据分析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社会价值取向效应的实验分析28-43
  • 3.1 虚无式连接-社会价值取向实验及分析28-32
  • 3.1.1 IIP 结构28-29
  • 3.1.2 IPP 结构29-30
  • 3.1.3 PPI 结构30-31
  • 3.1.4 行动者 SVO 的表现31-32
  • 3.2 排除式连接-社会价值取向实验及分析32-36
  • 3.2.1 IIP 结构32-33
  • 3.2.2 PPI 结构33-34
  • 3.2.3 IIP 和 PPI 结构比较34
  • 3.2.4 “主动出击”的优势34-35
  • 3.2.5 人们心中隐含的权力、领导思维35-36
  • 3.3 内含式连接-社会价值取向实验及分析36-42
  • 3.3.1 IIP 结构37-38
  • 3.3.2 IPP 结构38-39
  • 3.3.3 PPI 结构39-40
  • 3.3.4 PII 结构40-41
  • 3.3.5 “8-16”分配模式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讨论与思考43-51
  • 4.1 “人生来追求平等”43-45
  • 4.1.1 “A 的多劳多得”与“B、C 的平等均分”43-44
  • 4.1.2 不公开的内耗、公开的分裂44-45
  • 4.2 情景与个人魅力45-48
  • 4.2.1 “会说话”45-46
  • 4.2.2 “会用计”46-47
  • 4.2.3 “投脾气”47-48
  • 4.3 “坚守底线”的执着48-49
  • 4.4 物质利益的刺激量49-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 I 社会价值取向问卷55-57
  • 附录 II 实验说明书57-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荣芳;;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引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2 肖老贵;;基于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取向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7年02期

3 李小奇;;唐代商妇诗刍议[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4 王沛;汲慧丽;;社会价值取向与反馈对动态社会两难决策的影响:以水资源两难决策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5 王义高;当代四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上)[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6 蒙东升;;浅谈新时期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年23期

7 杜伶;浅析亲属群体道德的封建本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方永武,董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发展历程:社会变迁之烙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9 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丁红,高瑛;试论新时期广告中的社会价值取向[J];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慧芳;寇_g;;不同社会价值取向者在利益冲突情境中的行为决策及公平感体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吴宝沛;寇_g;;国外社会价值取向研究述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陈莉;王沛;;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俊武;;浅谈三产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新之我见[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于维英;张玮;张文昌;;生态环境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吴东旭;;实事求是地审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7 姚一江;;培育社会主义的企业群体价值理念[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张虎成;;21世纪西藏林业人才培养与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赵俊茹;李幼穗;;交流方式与性别配对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影响的发展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咏;耿静;卢志强;;嗅觉实验法的质量控制方法初步研究[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晓宇;力促创先争优成为社会价值取向[N];黄冈日报;2010年

2 ;“科学腐败”背后的价值取向[N];工人日报;2003年

3 冬雪草;唐骏“学历门”打开,学历歧视仍在[N];深圳商报;2011年

4 实习生 梁笑然 记者 胡博理;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N];河北日报;2010年

5 李德顺;当前价值观的走向[N];北京日报;2003年

6 记者 原腊苗 见习记者 张宁;创先争优要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N];长治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大军;让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N];雅安日报;2010年

8 胡幼云;吹响以学习为荣的号角[N];自贡日报;2011年

9 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 吴宗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认清新问题探索新思路[N];经理日报;2010年

10 江坪;唱响红歌 书写忠诚[N];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年

3 纪光兵;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志娟;激光调阻的阻值关系研究及其控制策略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禹卫华;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际鹏;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之人如何交换—一项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彦明;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汲慧丽;社会价值取向、反馈以及惩罚对两难决策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文艳;社会价值取向和资源信息对公共资源博弈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原英娜;均等违反和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雪银;基于负面曝光事件的消费者抵制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弘毅;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受欺负状态、亲社会价值取向及其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蒋旭玲;远亲胜近邻[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静;江苏省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彭晶;小学生撒谎的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5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15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