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不断提高的今天,城乡二元体制的屏障被逐渐打破,城市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变大,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移,流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劳工的正向流动,也带来相应的反馈:人口的外流也促使了另一部分人口的逆向流动,这让我们在吸收认识到现存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机遇,正是这种逆向流动使得落后地区逐渐变得发达。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反向流动表现为:有很多读过书的女人,在学成后嫁回到农村,她们不同于地道的农村妇女目不识丁,这样的回流妇女有着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开阔的见识跟扎实的学识。她们在农村成家,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她们不可能抛下农村需要照料的一大家子,跟着丈夫一起外出。对于她们来说,留守农村是她们的不二首选,所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便应运而生——农村留守“小媳妇”。留守“小媳妇”不仅有精神上的自我意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互助行为。本文尝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运用小组活动的工作技巧了解并剖析留守“小媳妇”在生活的中特殊需求,将有共性需求的留守“小媳妇”进行分组配对结成互助对子,我们在做互助活动小组时始终强调“自助互助”是价值理念,在活动中要努力帮助受助人挖掘自身潜能,发现自身亮点,帮助受助人寻找解决问题办法,授之以渔的同时,去帮助身边的人,做到自助的同时也要做到互助,这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在农村留守“小媳妇”领域做一个有效拓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小媳妇” 小组工作 自助互助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1;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文献综述8-10
- 1.2.1 国内研究综述8-9
- 1.2.2 国外研究综述9
- 1.2.3 本文特点9-10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10-14
- 2.1 理论基础10-11
- 2.1.1 小组工作理论10
- 2.1.2 互助工作理论10-11
- 2.2 相关概念界定11-12
- 2.2.1 留守“小媳妇”的界定11
- 2.2.2 农村留守“小媳妇”现状11
- 2.2.3 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状况11-12
- 2.3 研究方法12-14
- 2.3.1 观察法12
- 2.3.2 访谈法12-13
- 2.3.3 小组工作法13
- 2.3.4 问卷调查法13-14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14-21
- 3.1 工作理念14
- 3.2 案主选择14
- 3.3 需求分析14-16
- 3.4 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设计16-21
- 3.4.1 活动名称16
- 3.4.2 小组目的16
- 3.4.3 阶段目标16-17
- 3.4.4 小组特性17
- 3.4.5 组员招募17-18
- 3.4.6 半边天里的“艳阳”活动方案计划表18
- 3.4.7 预计会出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18-19
- 3.4.8 评估方法19-20
- 3.4.9 经费预算20-21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21-34
- 4.1 背景——桦甸市红石砬子镇小红石村简介21
- 4.2 组员招募21
- 4.3 组员基本情况21-23
- 4.4 方案实施23-34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34-38
- 5.1 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评估报告34-36
- 5.1.1 预期评估34
- 5.1.2 组员招募34
- 5.1.3 活动适应性34
- 5.1.4 小组互动34-35
- 5.1.5 小组气氛35
- 5.1.6 小组发展阶段的介入方式、工作者角色、专业技巧35-36
- 5.1.7 遇到的困难36
- 5.2 农村留守“小媳妇”互助活动的社会工作介入的局限性36-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7
- 作者简介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9期
2 张省;蒋斌;黎萍;;地震残疾人居家身心康复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11期
3 花菊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探讨——多部门合作模式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学术论坛;2004年04期
4 李伟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08期
5 李f:伟;雷杰;;“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及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年12期
6 程中兴;;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4期
7 洪庆喜;李绍伟;刘桂智;;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8 林珍;;民间纠纷调解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沪浙等地的“老娘舅”的思考[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3期
9 赵丽红;薛新娅;;论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城市反贫困的思考——以解决社区贫困现象为切入点[J];学理论;2010年10期
10 雷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妻子”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幸镯;;多重系统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介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应妹;;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雪竹;;城市民族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 柳拯;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9年
2 张雅桦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管理系副教授;社会工作介入彩民购彩行为优势与途径分析[N];中国社会报;2014年
3 王婴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不同视角[N];中国社会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明海英;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还是要靠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李东华 贾英 陈晓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功能和优势[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本期嘉宾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徐道稳;农民工艾滋病防治需要社会工作介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何振锋 宋爽;政府与社会携手为受助者撑起一片天[N];中国社会报;2010年
8 彭善民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失独社会工作的意义与可能[N];中国社会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超;优势视角下的失独家庭个案工作介入研宄[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竹韵;增能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心理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王艳姣;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年人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朱硕;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抑郁症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贺培培;个案工作介入城市失独家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李晓婷;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彭诗棋;社会工作介入罪错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肖昕;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杨洋;提升儿童独立意识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10 桑庆民;个案工作介入“学业不良”初中生的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2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3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