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聚落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1: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聚落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落 信息提取 GIS 空间特征 综合实力评价
【摘要】:聚落又称为居民点,是人类从事各种生产以及生活活动的聚居地的总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空间数据库中,聚落也是变化相对较快且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有直接的关系,聚落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聚落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对聚落体系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掌握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对于区域的发展,合理利用耕地,以及聚落的优化布局等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聚落体系的研究上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 1、首先对IKONOS影像上聚落各组分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对其光谱特征知识、遥感派生数据的特征知识、纹理特征知识、形状特征知识以及空间配置关系特征知识等多维特征空间的多元特征知识进行了发现,构建了特征知识库,并选择典型特征建立了对聚落的各个组分信息分别进行提取的模型,将提取出的组分信息聚合成聚落单元,探索了从地物的多元特征到地物的多维知识发现,再到多维知识和多种模型协同的聚落组分信息和单元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利用遂宁市船山区的IKONOS影像进行了提取方法的验证,提取结果精度能达到88%以上,表明该提取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2、利用提取的聚落单元数据,结合地形数据、河流道路分布数据、距镇驻地的距离等,引入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位指数偏小即地势较为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同时在交通方便、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分布了超过一半的聚落。 3、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优势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选取了9个因子,构建了乡村聚落综合发展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乡村聚落的综合发展实力进行了评价分等,将其分为高发展实力级、中发展实力级和低发展实力级,其中高发展实力级的聚落面积占研究区聚落总面积的60.95%。 4、依据评价结果,充分考虑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在聚落的优化布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四种优化发展模式,包括异地搬迁合村并点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内部改造模式和中心村建设模式,为聚落的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落 信息提取 GIS 空间特征 综合实力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2;P20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聚落信息提取研究现状10-12
- 1.2.2 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现状评价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4 章节安排14-15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15-20
- 2.1 研究区概况15-16
- 2.1.1 地理位置15
- 2.1.2 地形地貌15
- 2.1.3 气候特征15-16
- 2.1.4 社会经济16
- 2.2 研究区数据16-17
- 2.3 数据预处理17-20
- 2.3.1 辐射校正17-18
- 2.3.2 几何校正18
- 2.3.3 影像增强18
- 2.3.4 影像融合18-20
- 3 聚落信息提取研究20-39
- 3.1 研究区地表特征分析20-21
- 3.2 聚落的遥感特征知识发现21-28
- 3.2.1 光谱特征知识发现21-24
- 3.2.2 基于遥感派生数据的光谱知识发现24-25
- 3.2.3 纹理特征知识发现25-27
- 3.2.4 形状特征知识发现27
- 3.2.5 空间关系特征知识发现27-28
- 3.3 聚落信息的提取与精度评价28-34
- 3.3.1 聚落信息特征知识库构建28-29
- 3.3.2 基于知识的聚落组分信息提取29-33
- 3.3.3 聚落单元信息的提取33-34
- 3.3.4 聚落单元外形的优化34
- 3.4 精度评价34-39
- 3.4.1 精度评价的方法35-36
- 3.4.2 聚落组分信息提取的精度评价36-37
- 3.4.3 聚落单元信息提取结果的精度评价37-39
- 4 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39-49
- 4.1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方法40-43
- 4.1.1 地形位指数40-41
- 4.1.2 分布指数41-42
- 4.1.3 景观指数42-43
- 4.2 聚落空间分布特征43-48
- 4.2.1 基于地形位的聚落分布特征43-45
- 4.2.3 聚落空间分布的坡向特征45-46
- 4.2.4 聚落空间分布的河流特征46-47
- 4.2.5 聚落空间分布的道路特征47-48
- 4.3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存在问题48-49
- 5 乡村聚落综合实力评价和布局优化49-59
- 5.1 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49
- 5.1.1 评价单元的划分49
- 5.1.2 评价方法49
- 5.2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量化49-54
- 5.2.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49-50
-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50-51
- 5.2.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51-53
- 5.2.4 评价因子的分级量化53-54
- 5.3 乡村聚落综合发展实力评价54-56
- 5.4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56-59
- 6 结论与讨论59-61
- 6.1 结论59
- 6.2 讨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世艳;王宝利;;遥感影像遗传算法增强处理[J];测绘通报;2007年02期
2 刘小生;任海峰;陈棉;;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关联规则提取[J];测绘通报;2007年05期
3 杨山,查勇;太湖流域城镇形态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4 于淼,李建东;基于RS和GIS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年05期
5 乔程;骆剑承;吴泉源;沈占锋;王宏;;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城市建筑物提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6 陈洁丽;刘永学;李满春;申成磊;胡炜;蔡文婷;;一种基于遥感数据快速提取居民地信息的新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7 喻红,曾辉,江子瀛;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8 王成,武红,徐化成,郑均宝,周怀军;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9 徐雪仁,万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J];地理研究;1997年03期
10 施凤飞;胡飞;卢超;;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12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2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