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比2011年增加19万人,内蒙古高校毕业生2011年首次达到10万人,今年将达到11.2万人。这些数字足以表明高校毕业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增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加剧,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兴趣,他们从人口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有比较研究,也有相关性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做好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做好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也是反映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培养民族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不仅能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依据,还能促进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一)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为:就业能力压力、就业预期压力、就业经济压力、就业准备压力。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源按大小依次排序是:就业能力压力、就业经济压力、就业预期压力、就业准备压力。 (二)蒙语授课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校别差异、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城乡差异,是否党员对就业压力没有影响。
【关键词】:蒙语授课 大学生 就业压力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5;C91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插图和附表清单9-10
- 1 绪言10-12
- 1.1 问题的提出10
- 1.2 选题的研究目的10-11
- 1.3 选题的意义11-12
- 1.3.1 有利于蒙语授课大学生全面发展11
- 1.3.2 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职能的充分实现11
- 1.3.3 有利于民族教育的持续发展11
- 1.3.4 有利于经济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11-12
- 2 文献综述12-19
- 2.1 压力概述12-14
- 2.1.1 压力概念界定的演变12
- 2.1.2 压力主要理论12-13
- 2.1.3 压力源及其分类13-14
- 2.2 本文中对相关概念的界定14
- 2.3 大学生压力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现状14-19
- 2.3.1 大学生压力研究现状14-15
- 2.3.2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现状15-19
- 小结19
- 3 研究设计19-20
- 3.1 研究目标19
- 3.2 研究假设19
- 3.3 研究对象19
- 3.4 研究方法19-20
- 3.5 研究工具20
- 3.6 研究步骤20
- 4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20-31
- 4.1 研究被试20-21
- 4.2 抽样方法21
- 4.3 测量工具及计分法21
- 4.4 实施测试21-22
- 4.5 统计结果与分析22-24
- 4.5.1 信度测试22
-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22-24
- 4.6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24-31
- 4.6.1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描述24-25
- 4.6.2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群体分布25
- 4.6.3 蒙语授课就业压力的性别特征25-26
- 4.6.4 年级对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26
- 4.6.5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院校的关系26-28
- 4.6.6 蒙语授课大学生生源地对其就业压力的影响28-29
- 4.6.7 蒙语授课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其就业压力的影响29-31
- 5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研究31-42
- 5.1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31-33
- 5.1.1 高校教育层面31-33
- 5.1.1.1 深入开展蒙语授课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31-32
- 5.1.1.2 促进蒙语授课大学生树立就业竞争意识32-33
- 5.1.1.3 对蒙语授课大学生进行资源利用能力教育33
- 5.1.2 蒙语授课大学生自身33
- 5.2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合理预期33-36
- 5.2.1 社会层面33-34
- 5.2.2 高校层面34-35
- 5.2.3 家庭层面35
- 5.2.4 蒙语授课大学生自身35-36
- 5.3 降低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经济压力36-37
- 5.3.1 各级政府36
- 5.3.2 用人单位36-37
- 5.3.3 高校层面37
- 5.4 指导蒙语授课大学生充分做好就业准备37-40
- 5.4.1 知识准备37-38
- 5.4.2 能力准备38-39
- 5.4.3 心理准备39-40
- 5.5 应对教育40-42
- 5.5.1 压力应对40
- 5.5.2 挫折应对40-41
- 5.5.3 陷阱应对41-42
-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42-43
- 注释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49
- 作者简介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萍;朱巧娜;;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3期
4 许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择业定位[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查康;;当代大学生压力调查与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8期
6 周东斌,罗嘉文,林伟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刘向晖;;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以广州地区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霍军亮;丁艳华;;当代大学生压力现状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童秀英,姜雅东;论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晨;当代大学生精神压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新馨;心理应激与应对[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春燕;蒙古族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凯文;硕士生就业压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峰;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萨如拉;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3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2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