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赵家堡聚落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1:03
本文关键词:漳浦赵家堡聚落历史研究
【摘要】:福建省漳浦县赵家堡,由赵宋王族之闽冲郡王赵若和的第九、第十世孙赵范、赵义父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及崇祯七年(1634年)扩建而成的民间堡寨式聚落。在明清时期华南沿海地区的防御性堡寨聚落中,赵家堡在规模布局,建筑类型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防御性聚落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实例。 本论文在查阅史料文献、现场实地调研、详细测绘的基础上,对明清闽南防御性聚落历史、赵家堡的风水选址、建造过程、空间类型、防御性空间体系等进行剖析。 首先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聚落、防御性聚落、堡寨聚落、空间形态等;介绍了国内外对古村落聚落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现有的对赵家堡的研究;阐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意义。 接着对明清闽南防御性聚落进行历史综述,主要包括对堡寨规制有很大影响的明代卫所制度、土楼、土堡的历史及分布情况,明清闽南地区防御性聚落大量兴建的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对赵家堡的建堡背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赵家堡的自然概况、家族历史、建堡人物、建造过程和风水选址进行分析。 然后深入到对赵家堡的建筑体系和公共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赵家堡聚落空间在生活居住、社会礼仪、宗教活动、街道路网、水系组织、园林休闲等方面都深入研究,并与同在湖西乡的建于清初的诒安堡进行比较总结。 最后对赵家堡堡寨聚落的防御性空间进行剖析,主要是从精神性防御和物质性防御两方面构成的。外围堡墙——街巷路网——住户单元是赵家堡的三层级设防手段,但是聚落空间的安全感的营造同时也借助于精神性防御因素。这两种防御机能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构成赵家堡的防御性空间。
【关键词】:明代赵家堡 聚落 公共空间 防御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2;TU-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7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对象9-14
- 1.2.1 概念的界定9-13
- 1.2.2 研究的对象13-14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6
- 1.3.1 研究的目的14-15
- 1.3.2 研究的意义15-16
- 1.4 研究的概述16-23
- 1.4.1 国外对聚落研究概述16-17
- 1.4.2 国内聚落研究概述17-20
- 1.4.3 国内关于福建土堡的概述20-22
- 1.4.4 国内对赵家堡的研究概述22-23
- 1.5 论文研究的目标、方案23-26
- 1.5.1 研究方法23
- 1.5.2 研究内容23-24
- 1.5.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4
- 1.5.4 研究的技术路线24-26
- 1.6 课题的特色26-27
- 第2章 明清闽南防卫性聚落的历史概述27-60
- 2.1 明清闽南卫所制度27-34
- 2.1.1 明代的卫所制度27-28
- 2.1.2 福建明清的海防卫城28-34
- 2.2 明清相关防卫性聚落类型34-53
- 2.2.1 土楼34-43
- 2.2.2 土堡43-46
- 2.2.3 堡寨46-53
- 2.3 防御性聚落兴建背景综识53-59
- 2.3.1 地理位置53-54
- 2.3.2 倭患54-58
- 2.3.3 宗族械斗58-59
- 2.4 本章小结59-60
- 第3章 赵家堡建堡历史分析60-81
- 3.1 赵家堡自然概况60-61
- 3.1.1 位置60
- 3.1.2 地形地貌60-61
- 3.1.3 气候61
- 3.1.4 植被61
- 3.2 赵氏宗族及迁移61-64
- 3.3 赵家堡建堡过程64-70
- 3.3.1 筑堡人物64-65
- 3.3.2 建堡过程65-70
- 3.4 聚落风水选址70-80
- 3.4.1 聚落选址的风水学因素70-76
- 3.4.2 风水学对赵家堡选址的影响76-79
- 3.4.3 风水学对诒安堡选址的影响79-80
- 3.5 本章小结80-81
- 第4章 赵家堡聚落空间结构分析81-105
- 4.1 聚落空间分布81-83
- 4.2 建筑空间体系83-89
- 4.2.1 生活居住区83-88
- 4.2.2 礼制区88-89
- 4.3 聚落公共空间构成89-103
- 4.3.1 埕空间89-93
- 4.3.2 街巷空间93-95
- 4.3.3 园林空间95-101
- 4.3.4 水系构成101-103
- 4.4 本章小结103-105
- 第5章 赵家堡聚落的防御性空间体系解析105-125
- 5.1 赵家堡聚落防御思想的形成105-108
- 5.1.1 宗族的内聚力105-107
- 5.1.2 人的安全需求107-108
- 5.2 防御意识的表达108-112
- 5.2.1 选址108-109
- 5.2.2 宗教信仰的寄托109-112
- 5.3 三层级防御体系的构成112-124
- 5.3.1 外围整体防御113-121
- 5.3.2 内部街巷路网121-122
- 5.3.3 建筑单元组成122-124
- 5.4 本章小结124-125
- 结语125-126
- 参考文献126-131
- 致谢131-132
- 附录一 福建漳浦赵家堡建筑单体调研表132-137
- 附录二 福建漳浦赵家堡城墙建造时间表137-138
- 附录三 福建漳浦赵家堡碑文138-153
- 附录四 赵家堡传统聚落重要建筑调查表及测绘图153-17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立峰;张玉坤;辛同升;;村堡规划的模数制研究[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2 王鲁民,韦峰;从中国的聚落形态演进看里坊的产生[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3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4 章晓宇;;福建漳浦赵家堡村寨形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5 何晓昕;东南风水初探[J];东南文化;1988年Z1期
6 俞孔坚;;“风水”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J];大自然探索;1990年01期
7 黄联辉;戴志坚;;闽西客家民居的形态成因浅析[J];福建建筑;2009年03期
8 罗庆泗;明清福建沿海的宗族械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戴志坚;福建闽中民居[J];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04期
10 罗哲文;;一处独具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的古典园林赵家堡“汴派园”和“辑卿小院”[J];古建园林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4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2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