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化与社区归属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8:03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与社区归属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归属感 社区变迁 公共空间 社区满意度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社区的急剧变迁,“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区人”。城市居民对城市社区的依赖越来越强,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需要通过社区来满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必须通过社区来解决,社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的最终归属。 本文以城市社区变迁为视角,从行为、文化和空间三个方面对社区归属感问题进行研究。社区变迁在管理体制、规划理念、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诸多层面上的不协调造成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等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区归属感。 城市社区归属感的现状是: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在对影响社区归属感的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社区归属感的建议,认为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一切所为都应当坚持“人本性”的理念,坚持立足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各种需求,坚持立足于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 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问题,并从城市社区变迁的角度反思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形成更合适的城市发展视域和社区建设理念。
【关键词】:社区归属感 社区变迁 公共空间 社区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7-12
  • 1: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7-8
  • 2:国内外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8-12
  • 第二节:研究的总体构想12-15
  • 1:研究目标与内容12-13
  • 2:研究过程与路线13-15
  • 第二章 :社区归属感的理论概述15-26
  • 第一节:社区归属感的基本概念15-17
  • 1:社区15-16
  • 2:社区归属感16-17
  • 第二节:社区归属感的理论17-18
  • 1:社区消失论18
  • 2:社区继存论18
  • 3:社区解放论18
  • 第三节:社区归属感的评价体系18-21
  • 1:社区意识与认同感19
  • 2:生活质量与幸福感19-20
  • 3:社区满意度20-21
  • 第四节: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21-26
  • 1:社区支持21-22
  • 2:公共空间22
  • 3:邻里关系与人际交往22-24
  • 4:生活方式24
  • 5:社区参与24-26
  • 第三章 :基于城市社区变迁的社区归属感研究26-40
  • 第一节:城市社区变迁的特点26-30
  • 1:社区结构复杂化26-27
  • 2:社区功能社会化27-28
  • 3:社区形态多样化28-30
  • 第二节:社区变迁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30-40
  • 1:社区行为变迁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30-33
  • 2:社区文化的变迁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33-36
  • 3:社区空间结构的重组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36-40
  • 第四章 :建设富有社区归属感的城市社区40-50
  • 第一节:建立有利于社区归属感整合的社区治理制度40-43
  • 1:社区自治40-41
  • 2:社区参与41-43
  • 第二节:社区建设侧重于社区归属感的培育43-50
  • 1:维系传统因素43-44
  • 2:追求空间权利44-46
  • 3:重视文化与休闲46-48
  • 4:提倡“慢”生活节奏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单菁菁;;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城市问题;2008年03期

2 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现代城市社区意识[J];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3 丘海雄;;社区归属感——香港与广州的个案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汉平;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司源;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区归属感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0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30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