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6:33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期 农村留守儿童 二元体制 教育问题 对策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先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制度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农民工的子女未能和父母进入城市共同生活,只能被迫选择留守在农村,并在生活、教育、心理和安全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研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概括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心理和品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国家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落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二是政府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三是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四是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作用和家庭的基础教育作用两个方面,用爱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农村留守儿童 二元体制 教育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来源10-11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1-13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11-12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3-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5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概述18-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2.1.1 社会转型期18-19
  • 2.1.2 农村留守儿童19-20
  • 2.1.3 监护人类型20-21
  • 2.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征21-23
  • 2.2.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独特性21-22
  • 2.2.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性22
  • 2.2.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22
  • 2.2.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分析及社会影响24-38
  • 3.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24-28
  • 3.1.1 生活问题24-25
  • 3.1.2 教育问题25-26
  • 3.1.3 安全问题26-27
  • 3.1.4 心理问题27-28
  • 3.1.5 品行问题28
  • 3.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28-32
  • 3.2.1 直接原因28-30
  • 3.2.2 根本原因30-32
  • 3.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社会的影响32-37
  • 3.3.1 “被边缘化的人群”易成为犯罪的温床32-34
  • 3.3.2 劳动技能的缺乏减少了就业机会34-35
  • 3.3.3 教育的忽视降低了国民素质35
  • 3.3.4 爱的缺失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的冷漠35-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38-48
  • 4.1 国家落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38-40
  • 4.1.1 践行科学发展观38-39
  • 4.1.2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39
  • 4.1.3 制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39-40
  • 4.1.4 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40
  • 4.2 政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40-42
  • 4.2.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41
  • 4.2.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41-42
  • 4.2.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42
  • 4.3 社会创造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氛围42-44
  • 4.3.1 建立社会组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43
  • 4.3.2 发挥民间慈善机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43
  • 4.3.3 利用媒体呼吁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43-44
  • 4.4 学校和家庭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44-47
  • 4.4.1 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作用44-46
  • 4.4.2 发挥家庭的基础教育作用46-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康辉;赵娟;刘建中;;2007~2009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3 刘浪;高石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2011年02期

4 孟建青;于仁昌;孙丽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1年24期

5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6 佟美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财政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02期

7 郑银杏;;“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华章.教学探索;2008年02期

8 任相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

9 裴小梅;;“留守儿童”犯罪的社会干预——“留守儿童”犯罪引发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于瑞红;李晓宇;;试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征南;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邹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文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曾雷;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丽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董惠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0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30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