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可信度与焦虑程度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0 22:25
本文关键词:谣言可信度与焦虑程度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谣言 传播模式 问卷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摘要】:谣言是自古以来存在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谣言的产生。谣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但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和谐与人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人们对于谣言防不胜防,也对社会中的各种各样谣言无可奈何。 二十世纪初期,心理学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谣言的产生机制以及防止谣言传播的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各类社交应用的产生,让现代谣言流传的广度和深度更为巨大,因特网是继电子计算器发明后,带给人类最大冲击的一项革命,它突破了地理的|S篱,信息的流动可以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跨越国界,,这是其他媒体所望尘莫及的。而这种传播特性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之一,就是网络谣言的充斥。透过新闻、微博、各类论坛甚至官方网站等各种不同的管道散播出来的谣言,不仅可能损害个人的名誉、社会组织的形象遭到破坏,也滋生了许多新的犯罪手段。甚至就国家政府而言,网络谣言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蒙骗,甚至由此发生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严重危害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如何解除此类谣言的威胁,已经成为国家政府公关与危机管理的内容。 本研究采用实验设计的方式,通过一个实验系统的探讨了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即谣言的可信度(可信度高、可信度低)、被试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高、焦虑程度低)对谣言传播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论如下:(1)谣言的可信度越高,被试越可能传播谣言;(2)被试的焦虑水平越高,被试越有可能传播谣言;(3)可信度与被试焦虑水平间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6;G2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建明;谣言的形成与控制[J];采.写.编;2003年03期
2 王琼;刘建明;;谣言研究的方法论述评[J];当代传播;2011年04期
3 江晓奕;;网络谣言传播现象探究[J];东南传播;2009年04期
4 周裕琼;;谣言一定是洪水猛兽吗?——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09年08期
5 郑智斌;李淑欢;;试论网络时代的个人传播[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6 霍良安;黄培清;;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扩散问题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为例[J];情报杂志;2011年10期
7 陈力丹;;“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J];青年记者;2011年13期
8 周晓虹;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9 周裕琼;;网络新谣言研究——以胡斌“替身”说为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168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6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