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代怀旧情感之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6 17:13

  本文关键词:当代怀旧情感之社会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怀旧 认同 集体记忆 集体怀旧 反思性


【摘要】:在当代社会,怀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文尝试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以价值多元化、生活碎片化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中的怀旧情感。文章以怀旧与认同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不仅论述了怀旧促进个人认同性的机制,而且指出在当今社会,原子化的个人对群体归属感的需求加强,因此怀旧所渴望的过去不再局限于个人传记式的记忆,而更对多地转向集体记忆,出现了时代怀旧、集体怀旧现象,以追求集体认同感。 本文首先论述了怀旧与现代性的关系,即怀旧作为一种问题意识和普遍的社会现象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转向有密切关系。而社会的变化又导致怀旧概念的变迁与现代人怀旧体验的改变,怀旧从一种强烈的思乡病转为热切渴望过去的情感。同时,考虑到认同问题也是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凸显的,并且怀旧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即在于促进认同的连续性,通过个人对过去的构建和重构这一桥梁,将怀旧与认同联系起来,并阐述了怀旧促进个体认同连续性的机制。之后,文章进一步将视野拓宽至宏观层面的社会怀旧现象。通过集体记忆的概念区分出个体怀旧与集体怀旧,阐述了时代怀旧如何使用和构建集体记忆以寻求集体认同,以及怀旧如何将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联系起来。随着大众媒体对生活的全面渗透,怀旧作为一种有效的凝聚和同化手段,逐渐沦为媒体的创造物,并作为一种有效的商业策略被植入流行文化中,转化为市场份额。同时,现代性本身的反思性特征使怀旧体验朝着反思型怀旧发展,并且成为批判与反思现代社会的一个契机,以此抗衡怀旧的商业化和意识形态化。除了反思性这一维度,当代怀旧对我们的意义还在于其伦理意涵和审美之维。 怀旧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它不仅仅对己逝过去的干巴巴的渴望,而且是所有人类生活中心至关重要的情感。怀旧的研究主题迷人却不简单,它的吸引人之处蕴含于它本身的矛盾性和模糊性之中:怀旧可能既是一种社会疾病,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情绪。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影;;城市文学的“上海怀旧”之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2 张莹;孙明贵;;消费者怀旧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3 王亚平;徐刚;;墓地里的彩虹——《岁月神偷》与香港怀旧电影[J];当代文坛;2011年03期

4 熊兵;龚丽兰;;消费者怀旧理论述评[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0期

5 杨艺;;对艺术创作中怀旧现象的审美分析——山东工业职业学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焦沈军;;20世纪90年代文学“怀旧热”现象探源[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韩兰;;论服装的怀旧潮流[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喻述君;;当代城市文学中的上海怀旧情结[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王笑楠;;论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怀旧情结[J];中州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溪;“文学怀旧”与都市文化身份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3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93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