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蜗居的社会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80”后蜗居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电视剧《蜗居》播出后在我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蜗居”已不仅仅指向单纯的居住空间上狭小,更大意义上揭示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经济社会滋长出的人的道德伦理观和心理上的“蜗居”。诚然,“80后”的蜗居人生已然成为困扰我国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一大社会问题。 “80后”是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生活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势必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社会盲点问题,而蜗居这一社会现象就是我国在21世纪短短十年中所暴露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重要一个。本文就“80后”蜗居现象从社会学角度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剖析,研究表明:从“80后”的社会生存背景来看,“80后”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成长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间,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层次的转变使得“80后”的成长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80后”的社会生存空间角度来看,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都市城市化社会空间受人们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影响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层,“80后”人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下降,被划分到城市边缘地带,“80后”一代生活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夹层,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人口政策是引发“80后”蜗居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直接原因,“80后”庞大的个体数量势必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时代中引发居住空间和城市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模式由传统的大家族向着“4—2--1”的核心家庭模式发展,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后”子女在家庭伦理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生长初期的物质需求受到极大满足,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而“80后”异化的消费心理使他们过于追求物质消费中所带来的精神快感,以至于当“80后”作为单独的社会个体生存时,这种根深蒂固的“炫耀性”消费心理使得他们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怪圈。“80后”蜗居现象并不是偶然性产生的,“80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社会生存与精神状态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从而缓解和控制这一社会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大伟;;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陈为智;;新城市社会学视域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余佳;丁金宏;;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桂梅;现代中国的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杨上广;王春兰;;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2006年06期
6 蒋平;;也谈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亮;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底层叙事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杨文彩;新兴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小卫;家庭伦理剧日常生活空间的性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丽莉;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体意识[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李静;北京城市电影(1988-2011)中都市人的精神危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伍文静;社会冲突的都市镜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明;黑泽明电影主题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孟春蕊;理智与情感[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叶青;恐惧与欲望[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8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