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适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21:01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适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 随迁农民工子女 学校教育 适应介入
【摘要】: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一群体在向城市转移中更是呈现了举家迁徙、规模扩大的情况。伴随着进城父母数量的增加,,其子女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由于受原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后均面临着难以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学校教育适应问题。随迁农民工的进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们的子女也是城市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很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为此,国家、社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从而有效改善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现状。 基于此,本文以想X市义务教学年龄段的随迁农民工子女为切入点,以国内外对迁移人口子女教育研究成果和相关社会管理学中的社会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心理动机理念、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理论等为基础,通过个案介入的方法对随迁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适应性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实施,并就实施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和改善建议。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第二部分则主要对X市1500名义务教学年龄段的随迁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深入了解X市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问题及成因。论文在第三部分从意义和可行性基础条件二方面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适应性进行了理论论证。在第四章详细研究了社会工作介入X市随迁农民工子女的个案介入方案设计和实施及介入评估反思。论文第五章则分析了现有社会工作对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适应的不足之处,探寻了从资金、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和政策制度四方面提出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政府、教育部门等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提高其在学校教育的适应性和身心的良好发展,从而制定或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进忠;;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包福存;;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罗天莹;张志满;;社区工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介入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糜薇;;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成都市郊农民工家庭调查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5 曾坚朋;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以外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7 范先佐;;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8 范国睿;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周湘斌,常英;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黄红球;王厚俊;周辉;杨守玉;;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广州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1286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8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