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追寻

发布时间:2018-01-28 01:18

  本文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历史追寻 话语权 发展与贡献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在学术界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是西学跟进后近代才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各学科来自于西方,发轫于西方,包括"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诸名词,都是从西方学者那里翻译过来的舶来品,中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由此,中国社会科学有没有历史可寻的问题便毫不留情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进行历史追寻,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寻求困惑我们多年的答案,还社会科学在中国的本来面貌。
[Abstract]:Now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a common view that Chine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s only in modern times after the follow-up of western studies.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me from the West and start from the West. All the nouns including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are imported from western scholars, and China seldom has its own right to speak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here is no history of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to find the question will be placed in front of us ruthlessly.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to pursue. From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to find the answers puzzling us for many years, and social science in China's original face.
【作者单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C12
【正文快照】: 一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社会科学来自于西方,发轫于西方,我们所研究的社会科学的诸学科,大部分是舶来品,我国在社会科学领域话语权很少。这些论调既不陌生,也不难理解。因为近代意义的社会科学首先产生于西方,后来传入中国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文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是中国科学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6 贾吉林;;姜亮夫先生楚辞研究方法浅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余水英;;方苞与姚鼐的游记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郭青林;;剑气箫心的学理诠释——评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9 马腾;;儒家“中庸”之传统法文化观照[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10 李坚怀;朱晓进;;废墟上的修补:论清末文学革新运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徐朝旭;;论墨家“兴天下之利”的技术价值观[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6 张金梅;;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旭;李文pだ裱枷胙芯縖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豪华;修身课——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文华;;科学、社会科学与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前;“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科学”研讨会在京举行[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年04期

2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6年11期

3 ;理论前沿[J];海南人大;2009年02期

4 由英;;“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介[J];学术月刊;1985年04期

5 王铁仙;;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回顾[J];探索与争鸣;2005年12期

6 ;《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总目录[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7 舒瑜;胡飞飞;;迫力下的社会科学需要诙谐———王铭铭教授访谈录[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3期

8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J];江苏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9 邓正来;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再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吴晓明;媒介传播中的话语权倾向[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廷华;;“中国式民主”要有自己的民主话语权——关于民主话语权问题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张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初稿)[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持和发展[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10 侯志勇;;《贝尼托·切莱诺》中人物的语言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国东 林曦;中国社会科学参与“话语权”争夺[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曾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爱心助墨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记者 杨谷;中国社科网今开通[N];光明日报;2011年

4 廉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参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创造的三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演讲人 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续鸿明;中国社会科学蓝皮书发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N];解放日报;2009年

8 姜义华;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三次重大飞跃[N];浙江日报;2005年

9 王铭铭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所);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一窝蜂”[N];长江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薇;《中国社会科学》要在理论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6 何丹;认知公正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10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D];武汉大学;2005年

2 马新莉;“新民间”话语场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明华;论博客话语权的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杨俊;解析“木子美”式网络女性私人写作[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周睿;《南方周末》人物专访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6 夏丹;网络聊天中的话语权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谦;当《古兰经》遇到“自由女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祥;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吴胜;电视民生新闻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西娇;试析网络新媒体中的农民工形象[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9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469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