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财产权的社会本质及其现代形式——涂尔干《社会学教程》的财产权学说释义

发布时间:2018-01-30 23:28

  本文关键词: 财产 资本 道德个人主义 涂尔干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后期的西欧社会正处在"封建庄园—宗教国家"向"自由市场—公民国家"转型的遽变与间隙期。为了解救彼时社会极度悲惨的状态,涂尔干尝试运用"道德科学"的方法提出一套重建社会的系统方案以引领转型的进程,确立新社会的财产制度以驯化资本,无疑是其系统重建方案的核心问题。涂尔干在《社会学教程》中试图通过对财产权的社会史演变历程的考察,揭示财产权的社会本质及其演变路径,证明其内容、限度、神圣性(正当性)与交换规则都源自所在社会的集体意识,据此主张现代社会应当确立以人的价值、尊严与权利为原则与限度的新型的财产制度,明确财产在现代社会的运动规则及其承载的社会义务,以纠治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交往(交换)中的种种不道德状况。
[Abstract]: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western society i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udal Manor - religious state "to" free market - the citizens of the state "had changed with the gap period. Then in order to save the miserable state of society, Durkheim attempts to use" moral science "method and put forward a set of system solutions to lea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ocial property system to domestication of capital, is undoubtedly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system reconstruction scheme. Durkheim's course in society i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 > by the social history of property rights evolution, the nature of social property and reveals the evolution path, prove the content limit, the sacred (just as)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exchange rules are derived from the social ideas of modern society, which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human values, dignity and rights as the principle and the limits of the new property system, clear property in modern society The rules of movement and their bearing social obligations to rectify the immoral situ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exchange) of the economic field and even the whole soci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治理秩序的历史沿革与重建路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CSH006)
【分类号】:C91-0
【正文快照】: _、驯化资本:涂尔干思想的核心问题 社会生活的全面世俗化与理智化是19世纪西欧社会转型的大势。在涂尔干的时代,以上帝为中心的基督教神圣世界已经处在一种系统崩溃的边缘,在社会各个维度上,大有为资本所取代之势,后者以摧古拉朽之势荡涤了前资本时代的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2 王林平;;涂尔干实证思想的内涵[J];学术交流;2009年07期

3 陈颀;;走向“集体欢腾”: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危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吕付华;;失范与秩序:重思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1999年01期

6 张海洋;涂尔干及其学术遗产[J];社会学研究;2000年05期

7 王宗昱;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J];求是学刊;2001年04期

8 李文华;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戴桂斌;;涂尔干:社会的失范与重建[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戚干舞;;知识的社会起源——涂尔干的范畴理论略析[J];新学术;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英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把科学理性主义拓展到人们的行为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胡炼刚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重访涂尔干的社会学认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田建明;涂尔干及其对社会学人类学的贡献[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秦晖;价值关怀与实证研究[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迅;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于鹏;涂尔干的社会观与现代个体的林中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松凤;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向辉;社会团结:从涂尔干到罗蒂[D];北京大学;2007年

5 徐秀明;涂尔干与布迪厄几种教育社会学观点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振羽;社会的结构维度与象征维度[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马宗亮;论涂尔干集体意识[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胡晏瑜;基于人的尺度的教育[D];浙江大学;2012年

9 沈汐;“物”和“表象”:涂尔干社会学方法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艳;马克思与涂尔干结构化社会思想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7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477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