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照护体系的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14 14:28

  本文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长期照护 不能自理比例 健康预期寿命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2009年度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当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3亿,占总人口的8.5%。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的同时,高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且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笔者根据2000年人口五普数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历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保守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1亿,从而步入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最高行列。 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同时,我国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料需求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那么到本世纪中叶,我国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规模是多少?其特点又是什么?在经济学中,精确分析与预测未来市场供需及分布,是有效发展与规划相关体系的重要基石。运用于此处,笔者认为精确预测未来需要长期照料老年人口规模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长期照料体系规划工作的基础。
[Abstract]: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2009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ffairs,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65 and above reached 113 million, accounting for 8.5%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ging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is growing at a high speed. The trend of aging is also very obvious. The Statistical Bulleti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ing cause in 2009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the elderly aged over 80 years has reached 18.99 million. According to the five popular population data of 2000, the population sample survey data of 2005 and previous years' population sample survey data conservatively estimated that by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65 and above in China will reach 310 million. Thu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s highest ranks of population aging. At the same time of aging and aging in China,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our country is not optimistic. In this case, the long-term care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our country have shown an accelerating trend of growth. Then by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What is the size of the elderly who need long-term care in our country? What are its characteristics? In economics, accurat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and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related systems. In this cas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iz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who need long-term care in the future. This is the basis of planning for the long-term car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鹏;;推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2 冯宇;;老龄人口≠社会“包袱”[J];学习月刊;2011年11期

3 王越英;;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建议——以武汉市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8期

4 王国辉;;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呼唤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4期

5 张璐;;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问题及改革——从国际养老保险的角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6 陈雅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7 李倩;;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8 贾向丹;谭姝琳;;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7期

9 宋明亚;;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陈寅;;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的完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福州市老年学学会课题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2 夏海勇;;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趋势与对策研究[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3 关工委;;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人口老龄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孙德寿;;实现健康老龄化 缓解老龄化压力[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米红;陈新华;;厦门市人口老龄化及其商业化养老可行性研究[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6 陈月新;;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上海两次家庭调查的思考[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范魁生;;肿瘤进展简介[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8 周扬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李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10 丁煜;;发展老年产业,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陶映荃;2015年:中国至少有1200万老年人需要长期照护服务[N];工人日报;2010年

2 于长江;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和城市规划应对[N];辽源日报;2005年

3 本报通讯员 杨伯成;人口老龄化的对策[N];人民代表报;2005年

4 曹新;关注人口老龄化[N];深圳特区报;2005年

5 赵君辉;重庆进入人口老龄化中期[N];西部时报;2008年

6 范浩荣;浙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老年报;2008年

7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闫振波;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建议[N];鞍山日报 ;2009年

8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彭希哲;立即行动起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娜;人口老龄化已然来临,郑州准备好了吗?[N];郑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吕宁丰 通讯员 沈海洋;全国政协来宁调研人口老龄化问题[N];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霍志刚;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5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6 韩鹏;老年人口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侯远潮;经济转型中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飞;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小珍;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刘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居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李s,

本文编号:1510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510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