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参与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规律
发布时间:2018-03-07 21:04
本文选题:集体行动 切入点:双路径模型 出处:《南开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究竟何为非制度性集体行动?其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哪些因素会促发这类行动?其影响机制如何?如何预测和预防?等等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在中国背景下,通过系列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本研究基于对以往各领域中有关集体行动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思想的文献总结,首先提出了现实和网络情景下的集体行动的概念框架,将现实情景下的非制度性集体行动分为集群行为和社会运动两大类,并将前者按照行为的组织化程度和目标的明确程度进一步分为初级集群行为、大众行为和群体性事件。将网络情景下的非制度性集体行动按照其参与群体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程度分为基于共同关注点的网络集体行动、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集体行动以及基于共同行动目标的网络集体行动。 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和领域界限,,将有关集体行动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论进行整合,首次尝试建立包含四大模块的现实集体行动诸理论的整合模型,这四个模块可共同解释社会运动发生与发展的完整过程;模块一、模块二和模块三可共同解释各类集群行为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内在机制;模块一和模块三可共同解释相对具有一定组织和明确目标的集群行为,特别是政治性或功能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内在机制。而本着相同思想和研究思路所建立的网络集体行动整合模型则对网络集体行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统合。 本研究随后就针对上述概念和理论整合框架中的群体性事件和社会运动等特定类别的集体行动及其特定阶段的发生、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首先在以中日撞船事件为背景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引进内外动机变量,在网络和现实集体行动情景下对经典的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双路径模型进行再分析,结果部分验证了两条路径对集体行动倾向的相对独立作用,同时也发现了这种作用受内在驱力影响的本质属性。通过引进社会认同、价值观和合理性评估等变量,在网络和现实集体行动情景下对经典的效能和情绪的双路径模型进行再分析,结果没有验证两条路径的相对独立作用,但却验证了工具理性路径对情绪路径的影响,并且发现生气在感性路径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认同对价值观的调节效应,从而对感性路径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扩展。 其次,在两个验证性研究和初步整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事件(利比亚事件)背景下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考察各主要变量对不同场域和不同程度的集体行动倾向性的影响规律。归纳出中国人进行集体行动决策时所表现出的感性助推理性,理性决定意向的总体特征,该特征在高风险和高成本的集体行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结合SIDE模型对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规律的分析,则暗示了不是现实和网络环境本身的特征,而是具体情景的可见性或责任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感知和行为决策。上述结果对于社会动员与危机管理等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基于两个调查研究的整合模型和调节效应分析,本研究确立了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在集体行动中的基础性作用,这虽不同于将价值观作为独立于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的新增路径的研究,却符合对价值观的概念和特征的普遍共识,并指出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统一价值观的概念和测量题目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和跨事件类型的研究确定价值观影响机制的普适规律。 此外,两个调查研究的结果共同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社会认同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影响集体行动,以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为背景的实验研究则对此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认同的作用机制,三个研究共同验证了一个新发现,即与事件相关的大的社会类别的认同主要通过调节感性路径(兼具理性路径)来影响集体行动,与活动组织方的认同则主要通过调节理性路径来影响集体行动。该结果从作用性质的角度对集体行动研究中的多元认同问题进行了扩展,揭示了社会认同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双路径间的本质关系,并对解释以往有关双路径模型和各因素整合研究中的矛盾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治安管理实践和社会秩序的维持,对改善群际关系和减少群际冲突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研究思路、理论框架和实证发现等方面为集体行动研究注入了些许新的活力,但其在模型建构和解释、样本和行动类型取样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还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继续改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杨松;什么是集体行为?——帕克对集体行为的解释[J];百科知识;1996年04期
3 夏志梅;彭光芒;;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马学清;“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年04期
7 周湘艳;;从传播学视角反思网络群体行为[J];东南传播;2007年08期
8 杜骏飞;魏娟;;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婷;张素萍;;浅析网络舆论暴力成因——以“后妈虐童”事件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梁丽;吕瑞超;;传播学视角下网络暴力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本文编号:1580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58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