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现象:主体特征、形成机理与生成逻辑
本文选题:“城归” 切入点:返乡创业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城归"一族并非外出农民工的"简单返乡",而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双重推力的结果。"城归"主体拥有现代信息和多元资本,是中央顶层设计中"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践行者。"城归"现象的形成贯穿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城乡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城归"现象与农村未来社会结构调整方向相契合,其勃兴能够有效促进新文化形态的创生与再造。毋庸置疑,"城归"现象亦是我国乡土社会"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必将带动中国农村乡土社会新一轮的变革。
[Abstract]:The "city return" group is not the "simple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but the result of the dual thrust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and the policy of "three separate rights" in rural land. The main body of "city return" has modern information and multiple capital. It is an important practitioner of the strategy of "prospering agricultur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city return" run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in China.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re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ultural form. Undoubtedly, the phenomenon of "returning to the city"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elf-regul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in China, which will surely lead to a new round of changes in the rural rural society of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Y099)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3CSH019)
【分类号】:C912.81;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民娥;;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16年06期
2 张敏;;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理论探讨;2016年06期
3 张蕴萍;;供给侧改革: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新动力[J];理论学刊;2016年05期
4 贺祥林;江丽;;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6 郑瑞强;;精准扶贫的政策内蕴、关键问题与政策走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03期
7 毛江晖;;“生态人”假设下的共同参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8 金颜;;论道德内在价值的实现逻辑[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9 赵学彬;王炳旭;;论粮食安全中的政府行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张敬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叶兴庆;;农业供给侧改革呼唤更多“城归”[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媛;孔龙;;甘肃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2 雷洪;赵晓歌;;“城归”现象:主体特征、形成机理与生成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唐鸣;江省身;;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特征、困局与突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杜其君;;制度堕距视阈下的村务公开与精准扶贫[J];实事求是;2017年04期
5 何阳;;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与治理——基于扶贫案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07期
6 张世军;张巍;李家云;杨豪;;句容市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11期
7 何炜;刘俊生;;多元协同精准扶贫:理论分析、现实比照与路径探寻——一种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6期
8 何植民;陈齐铭;;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的演进及内在逻辑[J];行政论坛;2017年03期
9 齐骥;;文化产业促生经济增长新动力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王晓晖;颜安;;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内涵、实践困境及政策建议——一个系统性的述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崇台;马绵远;;农民工市民化:历史、难点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2 孔祥利;沙颖洁;;政府俘获行为的矫正与治理能力现代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陈莹莹;;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12期
4 戚聿东;;供给侧改革剑指“国企病”[J];董事会;2016年02期
5 刘展;姚君喜;;“媒介场域”:乡村传播媒介的分析视域——以东北J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1期
6 李勇华;;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双重转型[J];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7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王晓红;陈范红;;新常态下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特征与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9 郑瑞强;王英;涂海华;;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贫困多维测度与政策蕴含[J];商业研究;2015年11期
10 陈兵;;法治经济语境下负面清单模式与政府管制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平;论中国现代化的主体特征[J];天府新论;2005年03期
2 刘芳铭;;浅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主体特征[J];考试周刊;2007年36期
3 鲍竹林;戴晓华;;心与心的真诚呼唤:学生们的迫切期待[J];教育艺术;2006年09期
4 朱高标;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体特征[J];周口师专学报;1997年S4期
5 高声明,于春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探析[J];东岳论丛;1998年03期
6 王瑞丽;;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之主体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吴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特征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1997年01期
8 王增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9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河南省宜阳县艺术学校 黄利红;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666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66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