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曲河流域牧区聚落演变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发布时间:2018-03-29 23:14

  本文选题:当曲河流域 切入点:牧区聚落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鉴于牧区生态脆弱、城乡聚落分散、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国家启动了一系列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政策,如围栏禁牧、草原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尤其是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从“逐水草而居”到“游牧定居”的转变,使牧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公共设施得以完善,直接影响牧区聚落的空间格局和周边资源环境效应。本文基于2010年Google earth数据、2015年资源三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借助ENVI和ArcGIS,在村落-庭院尺度,刻画了西藏当雄县当曲河流域牧区聚落演变,分析了聚落演变的影响因子及影响机制,探讨了牧区聚落优化调控的路径和措施。同时运用降雨量、潜在蒸散发量、植物可利用含水量等数据,借助INVEST模型的水源供给模块评估了流域内的水源涵养功能,分析不同土地覆被和小流域范围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发现:(1)2010-2015年当曲河流域聚落已经由传统的游牧迁徙演进到定居放牧阶段,聚落规模显著增大,分布海拔有所降低、选址改善,亚村落-庭院尺度的聚落斑块最近邻指数2010年、2015年分别为0.234和0.269,结合1990年的参考数据,流域内空间分布形态由随机型转变为集聚型,聚落分布呈现定居化、集中化趋势。(2)城镇化、定居化、产业化、生态化深刻影响着牧区聚落分布格局与发展演变。水源、草场、交通等是牧区聚落集聚的引力因子,高海拔、地质灾害、生态保护是牧区聚落集聚的斥力因子。当曲河流域牧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4500m以下河谷阶地和山前冲积扇。分布在冷季牧场周边的聚落比重63.4%。离最近水域的距离在500m以下的聚落比重66.8%。离交通线路最邻近距离在400m以下的聚落比重73.6%。(3)由INVEST模型的产水量模块,得出当曲河流域水源涵养总量是3.2914×108m3,当曲河流域单位面积的水源供给量范围在50mm到333mm之间。单位面积的灌丛水源供给量为265.309mm,大于草地和湿地,说明其水源涵养功能要强于后者。当曲河流域每像素实际蒸散量集中在124mm到405mm之间,中部湿地实际蒸散量较其他区域高,实际蒸散量平均为383.597mm,流域内实际蒸散量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湿地、草地、水域、灌丛、未利用地、雪地、交通用地和居民地。
[Abstract]:The average altitud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over 4,000 m, which is the highest plateau in the world. In view of the ecological fragility of pastoral areas, the dispersion of urban and rural settlements, the lagging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low capacity of public services, etc. The state has initiated a se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ies, such as fencing and forbidding graz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barriers,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madic settlement project, which has changed from "moving from water to grass" to "nomadic settlemen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herdsmen are improved and the public facilities are improved,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astoral settlements and the effects of surround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Google earth data of 2010, the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Resource-3 in 2015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ENVI and ArcGISs, on the village-courtyard scale, the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Dangqu River Basin in Dangxiong County, Tibet, is describ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settlement evolution are analyzed. The paths and measures of optimal control of pastoral settlement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in the watershed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data of rainfall,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vailable water content of plants, with the aid of the water supply module of INVEST mode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cover and small watershed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ettlement of the Quhe River basin has evolved from traditional nomadic migration to settled grazing from 2010 to 2015, and the scale of settlemen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ltitude has decreased.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of subvillage-courtyard scale settlements was 0.234 and 0.269 in 2010 and 2015,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reference data of 1990,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watershed changed from random type to agglomeration type, and the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ppeared to be settled. Centralization trend. 2) urbanization, settle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log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settlements. Water, pasture and traffic are gravitational factors, high altitude, geological disasters, etc.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the repulsive force factor of agglomeration in pastoral areas. When Quhe River Basin pastoral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valley terraces and mountain front alluvial fans below 4500m above sea level, the proportion of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around cold season pastures is 63.4. the distance from the nearest waters. The proportion of settlement below 500m is 66.8%. The proportion of settlement less than 400m from the nearest distance from the traffic line is 73.6. 3) from the water production module of the INVEST model. When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conservation is 3.2914 脳 10 ~ 8m ~ 3 and the water supply range of unit area of qu River is between 50mm and 333mm, the water supply of shrub per unit area is 265.309 mm, which is larger than that of grassland and wetland. When th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per pixel of Quhe River basin is between 124mm and 405mm, th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of the central wetlan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regions. The averag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is 383.597 mm. The order of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watershed is wetland, grassland, water area, shrub, unused land, snow land, traffic land and inhabitant lan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237;P208;C9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长兴;变动流域滞时方程[J];地理研究;1992年02期

2 郭怀成;高伟;王真;陈琼;伊璇;向男;周丰;;流域可持续性理想域和现实状态测度[J];地理研究;2012年11期

3 李小雁;;流域绿水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7期

4 姚章民;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2003年01期

5 邓伟,严登华,何岩,章光新;流域水生态空间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6 Declan Conway;Maarten Krol;Joe Alcamo;Mike Hulme;刘伟;;埃及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前景:全球、区域和流域尺度的驱动力在尼罗河流域的相互作用[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6年05期

7 张丹;封志明;刘登伟;;基于负载指数的中国水资源三级流域分区开发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08年10期

8 陈锐;基于生态重建的西部流域尺度水资源调控模式初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1期

9 崔普伟;蔡强国;方海燕;聂斌斌;陈小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单元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10 张桐艳;贺敬滢;李光录;朱首军;周茂玲;;基于水土流失风险的流域景观格局识别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柳;陈雯雯;史洪芳;孙然好;;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胁迫的社会经济概化因子定量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2 孙波;李硕;;遥感与GIS技术辅助下的流域养分迁移过程模拟方法[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3 王林;陈兴伟;;基于3个站点校准与验证的晋江流域径流模拟[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霞;姚孝友;张光灿;胡续礼;;淮河流域山丘区生态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技术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交流材料[C];2011年

5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王云琦;张满良;;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叶青;胡苏军;葛小东;于书霞;黄超;;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环境效应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杜金娥;张光生;;乡村旅游的环境效应[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刘耀彬;;江苏省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效应的多情景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孙新章;;外贸及外资的总体环境效应与对策[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10 戴均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及其保护对策[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宗礼 甘肃省武威市水利工程局;从流域的尺度审视水资源开发模式[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本刊记者 刘艳飞;从全流域的角度看待河流开发和保护[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燕宁邋通讯员 钱熊;专家呼吁重视长江生态危机[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韦荣华;重视森林环境效应[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5 张维 陈宏波;国际贸易行为环境效应的性质、趋势及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记者 东文;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加大污水排放整治力度 全力以赴建设好“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N];承德日报;2014年

7 记者 马思稳 通讯员 刘环宇;我市精心打造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N];承德日报;2014年

8 通讯员 杨印聪 记者 郭峰 李建成;承德全力建设水源涵养功能区[N];河北日报;2014年

9 通讯员 梁世芳 孙丰 记者 杨金文;承德“五水”筑就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梁世芳;承德打造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本江;延河流域水沙演变及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王显丽;基于水生态承载力的洱海流域TMDL总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3 卢丽;北京市清河流域极端降水及防汛预警指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4 刘光逊;基于流域空间属性的水环境响应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任晓冬;赤水河流域综合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云驹;松华坝流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生态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史长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唐莉华;基于地貌特征的流域水—沙—污染物耦合模型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9年

9 郭军庭;潮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杨寅群;流域水环境系统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参;当曲河流域牧区聚落演变及其资源环境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孙维婷;延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宋智渊;干旱区流域水足迹可持续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额尔敦;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魏天锋;基于SEBAL模型的博尔塔拉河流域典型植被生态需水估算[D];新疆大学;2015年

6 徐亚娟;红壤区亚热带流域C、N流失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庞佼;安家沟流域面源污染机理过程与模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8 王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背景下流域“四水”转化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刘梦鑫;基于GIS的九龙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消纳潜力评估[D];福州大学;2014年

10 王红艳;采用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估算黄土高原流域地表径流的改进[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3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683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