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成果认定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03 20:32

  本文选题:人文社科 切入点:学术成果 出处:《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一个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基础是成果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前者表现为"以评定级",后者表现为"以刊定级"或"以录定级"。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和不足,晚近评价方法主要体现为三大新趋势:优化定性评价,通过"程序正义"来实现"实体正义";运用综合评价法来构建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开放互动;将代表性学术论著制度作为定性评价的一种有益性补充安排。
[Abstract]:The key and found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erfect, fair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s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achievements.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However, these methods all have their inherent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The recent evaluation method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new trends: the optimization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Through "procedural justice" to realize "substantive justic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open interaction betwee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academic works system is regarded a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ary arrangement for qualitat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广彬;;关于学术评价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婷;崔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慧敏;;中国区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姚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期刊综合评价[J];情报科学;2003年07期

5 倪润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02期

6 朱剑;;面对学术评价现实的改进尝试——简评2012—2013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云;冯卫;王亮;朱峰;;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杜淑辉;臧德奎;孙居文;;木瓜属观赏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丁霁明;王家庆;;基于灰关联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吴艳蕾;;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程晋石;裴九芳;;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侯晓亮;;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9 陈小霞;黄桐城;;舟山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0 姚翠友;;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羽;马凤山;魏爱华;赵海军;郭捷;;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首彬;李娜;龚威;;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天津市人口与环境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成;戴文战;;一种基于残差模型的自调整灰色模糊预测控制器的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6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家辉;李振兴;解仑;孙铁;;基于灰色滑模变结构速度环的轧机扭振抑制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启义;卞世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工程装备保障性评价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幂强化缓冲算子及其在小样本预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沙尼娅;阿不都热依木;;新疆牛奶企业发展趋势预测[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非;基于过程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建军;广东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对抗条件下被动雷达制导技术及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9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贺利坚;多Agent系统中信任和信誉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浩锋;新疆包尔图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乐志军;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孟宪宇;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捷;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若干改进与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姝慧;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申志涛;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华,潘云涛,马峥;科技论文评估方法研究[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2 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姜永葳;王秀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区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年11期

4 程淑;桂林;冀航;;主观评分的归一化算法及误差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圣中;;不信任文化中的非人格化管理——匿名评审、年龄界限与一刀切现象的综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6 朱少强;;论科学建制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J];评价与管理;2008年04期

7 李玉进;核心期刊评价及其负面效应[J];情报科学;2002年12期

8 庞景安,马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研制与应用[J];情报学报;2001年04期

9 沙似鹏,郑礼,郭才伯,张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10 邢东田;中文核心期刊制的误区与出路[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人文社科成果能否“量化”[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徐廷洪;理工为主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3 ;我校承担的江苏省人文社科“九五”规划项目进展顺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1999年江西教育学院人文社科成果获奖名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冯敏;韶关学院又获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立项[J];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人文社科类[J];全国新书目;2009年19期

7 朱达志;;人文社科算不算科学[J];党政干部文摘;2003年05期

8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征稿启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征稿启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曲颖;关于高师人文社科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创新公共社科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部分省(市、区)社科联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8年

2 杨路平;;前言[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3 ;后记[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3年8月在云南大学召开[A];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曲艺;;以政策和制度推进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麦玲;为了中国 让我们告诉你西方[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陆晓芳;中法人文社科现状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王康宁;北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题管理成效显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小梅;求解社科普及的“人文贵州”命题[N];贵州日报;2010年

5 支运波 复旦大学中文系;警惕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社科的发展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夏斐邋通讯员 郭明磊 王怀民;人文社科:精品如何铸造[N];光明日报;2008年

7 纪宝成;人文社会科学的“他山之石”[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马玉林;苏州打造人文社科强市[N];苏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梁耀予;整合社科资源 建设社科大市[N];绵阳日报;2011年

10 ;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评选揭晓[N];南方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70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70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