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校记

发布时间:2018-05-03 13:29

  本文选题:何炳 + 徐泓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摘要】:正敝刊在2016年第一期刊出徐泓先生大作《"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现遵作者意见,对该文做如下校正:第5页第四段:"阿尔泰学家钟焓"改为"中央民族大学钟焓教授"。第5页第四段:"今年"改为"2015年"。第8页右栏第5行:"悇"改为"还"。
[Abstract]:In the first issue of 2016, we publish Mr. Xu Hong's "New Qing History" controversy: starting with Ping-Ti Ho and Luo Youzhi's argument. Now we are following the author's advice. The article is corrected as follows: page 5, paragraph 4: "Altaic clock enthalpy" is changed to "Zhong enthalpy professor,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age 5, paragraph 4: replace "this year" with "2015". Page 8, right column, line 5: replace "Wu" with "return".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继润;;浅论何炳松历史教学的学科渗透思想[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赵世超;;庆贺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3 卫毅;;何炳棣:读史阅世九十年[J];北方人(悦读);2013年01期

4 杲文川;为华人赢得殊荣的何炳棣[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8年11期

5 张天明;赵海红;;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的嬗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6 陈应年;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7 夏泉;;何炳松“拆墙主义”的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评论;1991年04期

8 邱树森;何炳松史学研究二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散木;;何炳棣先生追忆“一二九”运动中之旧人旧事[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6期

10 廖志伟;;浅议何炳松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国洪;金华籍史学泰斗何炳棣溘然长逝[N];金华日报;2012年

2 思郁;何炳棣 读史阅世,才大如海[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王龙玉;著名史学家何炳棣的金华情结[N];金华日报;2007年

4 本组稿件撰稿 张 宇 王军伍 阎 军 冀 伟 师长青;何炳仁 良好环境促创业[N];河北日报;2002年

5 程铁手;读书阅世七十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李鹏(考研生);六十年:不做第二等题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钟媛 通讯员 邓伟胜;术精德高有风范[N];郴州日报;2005年

8 张勇 李祖坤;节高翰墨香[N];中国特产报;2004年

9 刘绪源;两封信,,一本书,三条注[N];中华读书报;2012年

10 郝蕾;我国陶业发展五大趋势[N];今日信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景;何炳松历史学说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涛;何炳棣的史学成就及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永胜;何炳松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明月;浅析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天明;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黎文俊;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秦润琼;何炳松《外国史》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8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38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