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以项目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伦理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05:03

  本文选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 + 服务项目 ; 参考:《贵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基于社会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实习生缺少实习平台的现实,项目化实习应运而生。与以往在社区或社工机构实习不同的是,该实习方式让实习生们参与到项目中,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完成实习任务。这一实习方式既能解决学生缺少实习平台的问题,又能改善服务项目找不到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窘况,它是现阶段能够实现“双赢”目标的不二之选,也是受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实务领域广泛推崇的一种实习方式。但是借助项目为平台进行专业实习也会给实习生带来一定的伦理风险,让他们陷入伦理困境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选取“青年行”项目实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生专业实习角度与项目提供服务角度对案例进行提炼,探究这种实习方式存在怎样的伦理风险,归纳总结出伦理困境的类型,并指出这些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希望能提出如何作出伦理抉择的一些想法,以及在伦理困境存在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方式才能够将服务项目和专业实习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服务项目和专业实习现实各自目标的最优化。研究表明:首先,以项目为平台的专业实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实习方式有效解决了实习生缺少实习平台与服务项目缺少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问题,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互补。其次,以项目为导向的专业实习给实习生和服务对象带来的伦理风险不容忽视。然后,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案主需求与服务购买方利益的两难、实习生自我角色的混乱、项目服务的规范不明确与专业使命的道德特质、实习生的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专业伦理守则不完善。最后,针对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从项目服务和专业实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规避伦理风险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微;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足及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李艳娜;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管窥[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田玉荣;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看“专业导入教育”的课程设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谨祥;郭荣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社会工作;2004年10期

5 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年03期

6 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7 张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卓彩琴;张兴杰;钟莹;苏巧平;;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现——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反思[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04期

9 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年03期

10 郑文宝;;浅议社会工作专业见习实习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雪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2 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的老年人机构照顾[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贾冰;孔凡飞;;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本土化问题探讨——从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兼容性视角[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4 张弘;;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矫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的基本角色[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萍萍;;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工作实务教育——浅谈贵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耀明;;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浅谈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龚会莲;;论官僚制政府伦理困境的突破及我国的经验[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仁宣;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终身学习的网上家园[N];中国社会报;2012年

2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詹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落户广工[N];广东科技报;2013年

3 姜秋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吉林日报;2014年

4 潘宇;社会工作专业 教材能否紧跟发展步伐?[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沫;我省大学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专业[N];太原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子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成立[N];鞍山日报 ;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希;要将城乡社区作为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主阵地[N];中国社会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苏天真 通讯员 李登奇;安徽省出台“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N];中国社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洁;中国现代行政组织伦理困境的思考[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宏斌;现代奥运会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琼;以项目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伦理困境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2 冯文娟;湖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朋杰;中国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海艳;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5 孙文婷;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王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尹骏怡;优势视角下社工专业学生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马波;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与本土文化的契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文宇;本土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10 彭宁;以服务项目为依托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伦理困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846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46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