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重庆社会科学》组建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5-27 11:43

  本文选题:哲学社会科学 + 学术委员会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摘要】:正本刊讯2014年1月,《重庆社会科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名单详见本期封三)。2008年以来,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恪尽职守,学术引领卓有成效。执行主编王佳宁编审首创"全球视野,中国个性"的办刊理念,注重前瞻性编辑策划,制度化、规范化实际操作。目前,《重庆社会科学》影响因子、转载率列全国社科联、社科院主办期刊前茅,稳固了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地位。《重庆社会科学》连续三次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系目前重庆市唯一的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荣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重庆市重点学
[Abstract]:In January 2014, the second academic Committee of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for a list of details in this issue, see this issue). Since 2008, the first academic Committee has been devoted to its duties and has been leading effectively. Wang Jianning, the executive editor, first created the idea of "Global Vision, Chinese Personality", focusing on the plann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t presen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the reprinting rate of 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leading journals sponsored by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ave stabilized the academic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tific circles. The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has been selected for three consecutive times in the CSSCI extended edition of the original journals. Chongqing is the only CSSCI extension of the current source of periodicals, awarded the "photocopying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s" important reprinted source journals, Chongqing first level journals, Chongqing focus
【作者单位】: 《重庆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占安;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01期

2 陆仁权,李军;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J];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3 张万寿;充分认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4 陈耀彬;实践“三个代表”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J];探索与求是;2001年11期

5 姜映梅;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 繁荣发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6 纪宝成;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7 郭献进;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花亚纯;加强理论创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邓凯;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 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J];新长征;2002年07期

10 ;重要的讲话 巨大的鼓舞[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重庆通史》获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2 唐光星;;毕节地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汇报[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3 鲍振东;;谈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孙金铎;;组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应该重视对本市各项事业历史经验的总结[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5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 努力做好学会工作[A];全国社科联第八次学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6 闵维方;;创建一流大学的灵魂[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沈健;;序[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8 ;准确定位 把握机遇 进一步发挥省级社科类社团的作用——杨路平在省级社会科学类社团负责人培训班上的发言[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9 ;本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周发源;;创设职能 提高地位 扩大影响[A];全国社科联第八次学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文君;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N];辽宁日报;2005年

2 记者 谢文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大会召开[N];辽宁日报;2006年

3 ;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N];辽宁日报;2005年

4 记者 丁华乾;全国各省市社科规划办主任会在渝召开[N];重庆日报;2006年

5 程光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李秀芳;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N];西安日报;2005年

7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工作者自律公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祁家云;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成为“思想库”[N];安徽日报;2007年

9 市社科联副主席、编审 张秀贤;从十七大报告看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N];保定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陈春保;跨越:从社科大省到社科强省[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志敏;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俊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郎南军;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赵威;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关博谦;重庆市烤烟关键性元素调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宇峰;局部热暴露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9 周旭;基于区域特色的重庆市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傅玉凡;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志文;重庆市土地综合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张智慧;关于大力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璐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永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寒冰;山地公园游憩容许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曹艳艳;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春燕;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霞;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艾飞飞;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建及其运行[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成建宇;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职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1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41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