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重读《从理学到朴学》

发布时间:2018-05-31 13:16

  本文选题:十八世纪 + 艾尔曼 ; 参考:《读书》2013年03期


【摘要】:正《从理学到朴学》是美国学者艾尔曼先生研究中国学术史和社会思想史的名著。与传统著作的思想史研究理路不同,艾尔曼更注重哲学的框架,以中日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把曾经促使十七、十八世纪江南学术共同体繁荣的内在观念史变化与外在社会政治机制结合到一起考察。艾尔曼通过分析大量的中外研究资料,叙述了十八世纪前后的中国学术史。同时,在分析考据学形成的理路时,使用了书信、札记等前人较少利用的材料,引起了后来学者的注意。但是,艾尔曼在分析和运用史料的时候,也存在一些可供讨论之处。兹以一九八五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中译本为底本,谨述如下:
[Abstract]:"from Neo-Confucianism to Park" is a famous work of American scholar Ehrman studying the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 Different from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the traditional works, Elma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ramework of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and promoted 17 of them. The history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Jiangnan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18 th century combined with the exter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mechanism. By analyz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esearch materials, Elman narrates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around the 18 th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extual research, the use of letters, notes and other less used material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later scholars. But there are some things to discuss when Elman analyzes and applies historical data.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1985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 hereby state the following:
【分类号】:C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兆光;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J];读书;1996年06期

2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 评朱汉民等著《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博览群书;2002年09期

3 梅新林;俞樟华;;中国学术发展阶段的重新审视与划分[J];史学月刊;2009年08期

4 彭池;;传统国学研究的新思路——评周积明著《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J];学术月刊;1992年07期

5 ;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当代中国学术史研讨会[J];学术界;2009年03期

6 吕德文;;中国研究三十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7 祁龙威;;“朴学”浅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白玉英;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举行第五届代表大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9 徐思彦;当代中国学术史:仅有文本是不够的[J];云梦学刊;2005年04期

10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岱年;;跋[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李子江;;西方学术自由思想与制度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艳秋;梁启超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N];光明日报;2007年

2 崔存明;学术的求真与致用[N];光明日报;2006年

3 邱实;为文贵简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毕苑;研究新中国学术史的珍贵资料[N];人民日报;2007年

5 葛兆光;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N];文汇报;2007年

6 记者王鹏权;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当代中国学术史 研讨会在金华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高瑞泉;在“道问学”中“尊德性”[N];文汇报;2006年

8 四川大学教授 赵毅衡;功利绊住了中国学术[N];南方周末;2010年

9 张海晏;从《中国思想通史》到《宋明理学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坤宁;12卷丛书回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历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本文编号:1959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59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