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中国女性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学科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2000-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发布时间:2018-06-05 10:50

  本文选题:女性科研人才 + 学科分布 ; 参考:《干旱区地理》2016年06期


【摘要】:为客观揭示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地位、分布及演变趋势,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据,以女性主持人作为女性社科研究人才的代表,分析其数量、学科和地域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在我国,科研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女性研究人才占比尚不足1/3,且研究层次偏低,但得益于女性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男女差距有所缩小。女性在大多数学科中表现出明显新增优势,在传统劣势学科中,女性劣势亦呈弱化趋势,但女性的学科分布差异及女性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由于地区间经济实力的差异,社科研究人才数量高度集中在少数东、中部省份,区域差异缩小趋势不明显。得益于全国范围内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关注,女性占比在区域间的差距较小、在绝大多数省份保持相对均衡,由于优秀男性人才的区际流动,使得西部省份的女性科研人才占比普遍较高。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女性社科人才发展和分布均衡化的若干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objectively the status,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femal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alents in China since the 21st century, based on the funding data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umber of femal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alents with female moderators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its cause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a gender differ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researchers is less than one third and the level of research is low. However, the gap between men and women has been narrowed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and education level. In most subjects, women show obvious new advantages, and in traditional inferiority subjects, female inferiority also shows a weakening trend, b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women's disciplines and the "stereotype" of women's social roles still exis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strength, the number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alents i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a few eastern and central provinces, the trend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s not obvious. Thanks to nationwide attention to gender equality, the gap between regions in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to men is small and relatively balanced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provinces, owing to the interregional mobility of outstanding male talent,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in western provinces is generally higher.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equalization of female social science talen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3/01/019)
【分类号】:C12;C913.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家旺;女性社会坐标的确立及价值选择[J];社会科学家;1991年02期

2 高晓晓;;日用品广告话语与当代中国女性社会身份建构[J];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景晓芬;李松柏;;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社会适应差异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叶桂萍,朱红英;知识经济时代与女性社会素质的重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5 李敏;;资源视角: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6 冯天瑜;评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陈燕萍;;教育男孩女孩都要读的书——评《男孩、女孩心里成长枕边书》系列[J];中华家教;2011年11期

8 孙莉;;中日女性社会琐谈[J];出国与就业;1997年08期

9 刘大可;女性:客家学研究的新视野[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11期

10 谢莉;毕霞;;女性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翠玉;;非政府民间女性社会团体与促进女性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上海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成立[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宁新春;女性社会组织 男性不能缺席[N];东莞日报;2012年

3 扬州市妇联主席 杨敏;加强女性社会组织建设 实现妇联组织功能拓展[N];中国妇女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茹希佳;南京妇联主动为“草根”组织当“娘家”[N];中国妇女报;2014年

5 倪江江;男女比例引忧思[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选择:自觉去行政化和补社会化[N];联合时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春霞;色情包装损伤女性社会形象[N];中国妇女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颖娜;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奕;我国女性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金虹霞;西北乡村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毛婷;城市已生育女性社会适应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杭芸;公共治理视角下常州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朱梦飞;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女性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6 孟若愚;上海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林寒;湖南女性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蒋俊;上海市外来常住女性社会融入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高彩蕊;天津市女性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岳培红;抗战歌曲视阈下的妇女社会生活变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1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81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