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为科学定向”说辨析
本文选题:科学 + 人文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6期
【摘要】:"人文为科学定向"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说法,揭示了两者的基本关系特征。但它是以不正确的科学观为前提的,是以科学的"价值中立"说为基础的,忽视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抽离了科学的精神内涵,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不利。因此,对此命题需要加以检视与重新认识。
[Abstract]:"Humanism is the orientation of science" is a representativ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y, which reveal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owever, it is based on the incorrect view of science and the theory of "value neutrality". It ignores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science and draws awa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science, which is dis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proposition needs to be examined and reunderstood.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现代语境下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探析”,课题编号:09YBB092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中国语境分析”,课题编号:10C0531
【分类号】:C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郭自力;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出版理念的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巨乃岐;关于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王丛霞;生态文化: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10 刘兵;钱宝琮:在中国介绍研究新人文主义的先驱[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左玉河;;从读书人到知识人:近代学术研究职业化趋向[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峰;关于西方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研究——围绕人的问题进行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梅;高校扩招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万菊;从建构后现代精神到建构后现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7 刘永谋;科学中的价值[D];中南大学;2002年
8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9 杨爱华;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王文东;对创新的哲学探析[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2 汪培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罗惠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李坚;总结历史经验 按教育规律办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符娟明;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6 周蕖;苏联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校长委员会代表会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薛素珍;社会学分类介绍[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8 朱星;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重视古音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9 李仲涟 ,刘绍莲 ,赵卓群 ,肖声馥;关于超常儿童王昂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10 王铎全;历史知识的特点与中学历史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充分发挥老科技人才作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傅志奇;王晓红;;科研管理中专家评价系统的有效性[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魏凤荣;;主观概率的评定与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雅丽;刘雄;;光纤传感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席时俊;;我国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郭予元;;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现状和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杨红珍;李湘涛;;朱瀗的价值及其在自然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作用[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李云昆;滑丽芬;;按摩医院建设发展思考[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黄熙;蒋永培;臧益民;文爱东;任平;王跃民;;复方药动学新假说:理论与实践[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10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家俊 方小平 单位:黄山高专、黄山市委党校;科学理论的要素[N];安徽日报;2000年
2 马维嘉 张荣胜;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N];安徽日报;2000年
3 特约记者 焦薇莉 刘献武;高效多用途磁化除垢器投产[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刘建明;伪科学再认识[N];北京日报;2000年
5 株洲工学院 张晓琪 杨福馨;韩国高等包装教育及其发展[N];中国包装报;2000年
6 ;奋进的“九五”[N];中国档案报;2000年
7 许永付;养生须走自己路[N];中国建材报;2000年
8 李文;科技奖励:为高校科技助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四川日报记者 刘骞 本报记者 唐青林;科学精神的光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姜知然;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不容乐观[N];中国矿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克;工业实验室的社会运行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黄理灿;e-Science网格的可扩展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贺争鸣;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思路、模式和优先支持研究领域[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7 赵渤;人为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向晓林;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与几何约束问题求解[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吕金波;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柯;论中共党报史上的新闻改革[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杨俊;三自由度汽车动态仿真器运动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3 武晓莉;电除尘器集散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李小重;世界存在于自然之中——论梭罗的环境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莉莉;巴斯德的科学贡献、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D];广西大学;2001年
7 李蓓;教育研究科学化的理性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钱懿华;计算机模拟电学黑箱[D];苏州大学;2002年
10 张卫风;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集散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24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2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