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间代际关系的类型

发布时间:2018-07-13 10:2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作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重要评价指标的家庭代际关系正发生着变化;同时,受传统家庭孝文化的影响,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模式可能与西方家庭文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模式有所区别。基于此,本研究借用代际团结理论的六大维度,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2年试调查数据和探索性的潜变量模型,分析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间的代际关系类型。通过比较几大类别模型的拟合指标,本研究发现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类型主要分为紧密型、奉养有间型、疏远型三类。其中,接近1/3的代际关系为紧密型,超过一半的样本属于奉养有间型,1/10为疏远型。与以往研究对比发现,紧密型和疏远型分别为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主要模式和稀有模式。但与传统孝文化下的同住奉养代际关系模式相比,奉养有间型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家庭代际关系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间的代际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成年子女既要遵循孝敬老人的传统文化,又想保持隐私、独立和个性发展,因而与老人分开居住。相关部门应根据家庭代际关系的模式制定促进紧密型与减少疏远型的公共政策,采取措施弥补奉养有间型模式下家庭照料的不足。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ulture in China, the family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is changing a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ld age. At the same time,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family filial piety culture, the model of family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family culture. The six dimensions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unity theory, using the 2012 survey data and the exploratory latent variable model of the Chinese elderly social tracking survey, analyze the type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adult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parents. By comparing the fitting indexes of several large categories of models, this study finds the type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adult and the elderly parents.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intergenerational and distant relations. Among them,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near 1/3 is close,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samples belong to the following type, and the 1/10 is a distant type. Compared with the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the emergence of an intergenerational type shows that the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is changing,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old parents has a diversified trend. Adult children should foll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lderly, and keep their privacy, independence and personality, and therefore are ol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formulate public policies to promote tightness and reduce alien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family, and take measure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family care under the mode of interdepend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才斋奖学金项目:家庭关系与社区环境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CZ201514)
【分类号】:C9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吴记峰;胡维维;黄蓉;;鲁东南农村代际关系变迁研究——一个四世同堂家庭代际关系的百年嬗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贺雪峰;郭俊霞;;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J];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4 杜晓;;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失衡问题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孙新华;王艳霞;;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J];民俗研究;2013年01期

6 弗朗西斯·哥达尔 ,邵涡阳;战后法国代际关系的历史演变[J];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Z1期

7 张开敏;;论代际关系[J];南方人口;1992年03期

8 吴鲁平;结论与预测:当代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J];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03期

9 苏军;尚须计深谋远──安居之后代际关系探析[J];社会;1997年12期

10 贺常梅,乔晓春,程勇,朱萌,陈卫;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今天的青年人和昨天的青年人──实证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彦芳;;敬老尊老与代际关系的调适[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卢兆豪;;代际关系中父母、长辈的主导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黄励;;双向自立的新型代际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世宁;;解决婆媳矛盾是处理好代际关系的关键[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申堂;;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周祝平;;城市化加速和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彬若;周士猹;;构建和谐家庭与代际关系[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苏世林;;建立平等和谐的代际关系[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姜德珍;;如何调适代际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周祝平;;城市化加速和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研究[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从奉献向理性变迁[N];长江日报;2007年

2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跃生;调查:城乡养老差异及代际关系若干特征[N];北京日报;2012年

3 王跃生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城乡养老差异及代际关系若干特征[N];中国社会报;2012年

4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 孙沛东 早报记者 田波澜 采访整理;当代中国代际关系有其历史维度[N];东方早报;2014年

5 周月华;在代际融合中完善家庭养老功能[N];中国社会报;2012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陈午晴;华人社会代际关系在变动中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露风;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代际关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大连日报原总编辑 吴厚福;维护老年人权益构建和谐社会[N];大连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蔡双喜;倡家庭新风 扬和谐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8年

10 ;为使全世界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而共同努力[N];中国老年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2 康岚;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代际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高法成;孝与养的失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范成杰;代际失调论:对江汉平原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种解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俊;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云飞;“多子未必多福”:农村代际关系与养老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红伟;当前分家实践及其对家庭秩序重构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4 马晶;新时期以来老年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闫晓娜;基于面板数据分析代际关系对农村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亚红;从亲密到疏离:当代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董洪超;代际关系对父母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杨欣欣;空间视域下的“车库老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9 顾溪羽;代际关系视角下漂族老人在新家庭的适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江雪岩;后喻文化时代青少年新特点与代际关系的合理重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19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119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f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