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西部循环经济区建设的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6 22:59
【摘要】: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西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创新性和特殊性。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精英理论、社会公平与正义等理论为西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以往的研究大都从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等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理清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拓展未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以甘肃循环经济区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区为例,从社会学及环境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两个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循环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关系。目的是:从生态环境的层面,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看问题,分析问题,同时也给这两个循环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以有益的建议和启示,进而将其中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推广至其他循环经济区的建设中去。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和二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建设循环经济区的迫切,要想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循环,必须使西部地区的人们享受到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成果。从西部地区的新型城市化到民生建设,从城市化到城市群建设,从新型工业化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循环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当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责任,齐心协作建设循环型大社会。本研究运用社会学及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整合,阐述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状况,并提出循环经济区建设中几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重点阐述。构建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贯穿其中的主线是生态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于转变我国西部甘肃循环经济区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t is innovative and special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circular economic zone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The theories of sociological functionalism, stratification theory, elite theory,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circular economic zone. Previous studie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circular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s, ecology and politic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develops new ideas and new perspectives. Taking Gansu circular economic zone and Qinghai Qaidam circular economic zone as ex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economic zon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he problem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and various complicated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ic zone. The purpose is: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evel, from the sociological unique angle of view to look at the problem, analyze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also giv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ircular economic zones with beneficial suggestions and enlightenment. Then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will be extend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circular economic zone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ar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econdary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modern economic model,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western region determines the urgency of constructing circular economic zone. People in the western region must enjoy the fruits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From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urbaniz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rcular socie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joint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should fulfill their respectiv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large circular society. This study uses the theories of soc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o analyze and integrate the literature, expound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ic zone. And the emphasis of this elaboration.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circular economy research, the main line through which 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As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circular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Gansu circular economic zone and Qaidam circular economic zone in the west of China and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22;F127;C91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6期

2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3 张宇;;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困境及破解思路[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7期

4 张厚美;;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广元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教育;2011年08期

5 刘懿;;探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J];中国有色金属;2011年17期

6 任姗姗;;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重点——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乔琦[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7期

7 ;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将出台[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年07期

8 ;合浦东园家酒厂列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J];广西节能;2011年02期

9 王东;;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访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10 ;能源大省山西聚力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全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 全面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四辑)[C];2011年

2 冀源溪;;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体制创新研究[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韩利学;;关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张晓峰;;发挥审计保驾护航作用 助推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基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审计定位和重点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王义;孙涛;;深化半岛蓝色经济区府际合作的对策建议[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袁建岐;;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张强;;加强对接 统筹发展 打造快捷畅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大通道[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胡金荣;;关天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讨[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琪;张清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关系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徐建勇;;打造蓝色文化建设高地 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秀廷邋通讯员 艾换平;中原经济区13市市长聚会邯郸共商循环经济一体化[N];河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卢吉平;加快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建设步伐[N];甘肃日报;2011年

3 记者 成静 崔立勇;中原经济区拟建循环经济示范区[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孙达佳;太原经济区获批建设中部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N];太原日报;2011年

5 王蔚 王文韬 仵德建 黄松龄 胡早 李良 郑天虹 祁进城;循环经济成为各地热点话题[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记者 李春霞 刘磊;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调研组生态环保组莅许[N];许昌日报;2011年

7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贾玉丽;四省13市携手共推循环经济一体化[N];经济视点报;2007年

8 赵国锋;倾力打造省会综合性经济区[N];石家庄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孙明河 张佳星;山东:奏响蓝色经济最强音[N];科技日报;2011年

10 郑贵增;共建合作机制 发展区域经济[N];中国包装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4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雪飞;天津空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12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