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范式及其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8-08-28 16:03
【摘要】: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现代社会科学诞生之初的三个世纪里,受到近现代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机械论的、有机论的和人文主义的三种社会科学范式,在社会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特征,共同推动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并为当今社会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科学范式的诞生和发展与哲学思想密不可分,反映了哲学世界观对人与社会的总的看法。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 thought presents the pluralistic characteristic. In the first three centuries of the birth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influenced by modern philosophy, natur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so on, three social science paradigms of mechanical, organic and humanism were formed. The ontology, epistemology, methodology and value theory of social science embod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sent social science.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paradigm is closely related to philosophical thought, which reflects the general view of philosophical world view on people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11105)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20093001)
【分类号】:C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殷杰;李宏英;;社会科学中的认知相对主义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殷杰;;当代社会科学哲学:背景、理论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报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1期

2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岩,刘雪松;元体育学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4 雷震;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王英俊;;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体育人文现象——以中国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6 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丁惠;;论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成功(教育);2009年03期

9 周楚汉;论文章哲学[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任越;;基于主体视阈的档案学进化与发展问题研究[J];档案管理;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陆作生;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智t@;论社会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茂娟;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庆;近三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源;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调查[D];河北大学;2011年

6 熊陈;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欣;科学语境论浅析[D];山西大学;2011年

8 杨德超;语境认识论初探[D];山西大学;2011年

9 张海峰;妨害婚姻家庭犯罪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赵殿森;探寻教学理论原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瑞,张海洋;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B.巴恩斯,D.布鲁尔,鲁旭东;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J];哲学译丛;2000年01期

4 殷杰;;语境主义世界观的特征[J];哲学研究;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纯成;中国古代有机论的西传及现代科学价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福森;从机械论到有机论:文化观念变革与唯物史观研究中的问题[J];人文杂志;1994年03期

3 陈明;论马克思有机论的实践自然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关煜平;简评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双重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有机论美学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嵇宏;论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观的两个转变[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03期

7 炎冰;严明;;心身二元与科学之科学——笛卡尔科学哲学思想再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钱厚诚;;总体性方法与有机论观点的混合——卢卡奇眼中的罗莎·卢森堡[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苏志宏;郝丹立;;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董春雨,姜璐;层次性:系统思想与方法的精髓[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沿坪;王爽;;浅谈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谢清果;;道家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石[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吴国盛;;自然概念的重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4 王淼洋;;世界性、多元性、互补性——比较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5 纪树立;;英伦访耆学:李约瑟和波普尔[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6 曾维军;;油气二元成因论对盆地勘探的指导意义[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宋清华;;理想主义的重建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吴东好;;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姜锐;;惠更斯原理背后的物理图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平;;生态危机的后马克思主义诊断路径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设生态家园 打造活力铜鼓[N];宜春日报;2008年

2 韦以宗;运用传统思维开拓中国式整脊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黄勇;余谋昌:生态引领未来空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祝世讷;中西医学的早期差异[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周敢普;冯理达大话健康健美长寿学[N];科技日报;2007年

6 江其勤;海相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肖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自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施杞;开创中国整脊学新局面[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张增一;理解科学从这里开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仇靖晗;广西婺源协会牵头经济腾飞[N];中国特产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铁雄;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D];浙江大学;2005年

4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华;论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D];长安大学;2010年

2 程海东;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顾友谷;常乃德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5 邱阳;怀特海教育哲学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文吉;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媛;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联合国历次环境会议和环境问题宣言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陈爽;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问题与本质归宿[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洋;笛卡尔科学及其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娟;贝克莱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9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209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