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7 16:48
【摘要】: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导致我国的高校环境也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化而逐渐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大学生处在如适应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压力等各种压力之下,表现了出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乎中国社会人才形势和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已成为高校一个显着的不容回避的任务,但是固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现今的社会形势及知识更新的状态已严重不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其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环境需要一种新型的整合的模式予以关注和介入。在吸取先进教育模式经验的途中,将学习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之中,其介入的模式、策略和成果,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模式的时效性不足的缺点,又从社会工作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出发,从问题本身道学校、社会大环境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了个人,学校、社区及社会的各种优势,以助人自助为根本指引思想,针对传统模式中心理咨询的缺陷,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自助”的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行性分析的探究,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改善过程当中的方法,侧重于遇到学习苦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身心成长存在适应性的学生,经济上资源上不足的学生,有发展问题的学生等,在不同问题上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为处在不利地位的学生分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困难。在工作内容上要大胆创新,从教育、咨询、督导、研究、活动等层面上展开对心理健康的支持,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gradually changing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ociety. Such changes make college students under various pressures such as adaptation pressure, employment pressure, interpersonal pressure, emotional pressure, and so on, showing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us causing adverse social impac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social tal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whole people. It is also a social problem that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olv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oday's society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and unavoidable task but the inherent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serious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and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renewal. Such a special social group and its complex and diverse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need a new integrated model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intervene. On the way of absorbing the experience of advanced education model,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social work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work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t fundamentally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lack of timelines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social work itself, integrates resources from the problem itself, integrates resourc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gives full play to individuals and schools. All kinds of advantages of the community and society take helping others' self-help as the basic guiding thought,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mod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bility of "self-help".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social work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applies the theory,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social work 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ocusing on students with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students with adaptability to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tudents with in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al problems, etc. Use profession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identify solutions for disadvantaged students on different issues to help them out of difficulties. The contents of work should be innovated boldly, and the support for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consultation, supervision, research, activity and so 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学校社会工作个案分析[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12期

2 谢珍德;;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08期

3 本刊编辑部;唐德龙;;求解青春之惑[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2期

4 赵学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备考指南[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8期

5 ;加拿大的学校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8年01期

6 陈奇娟;;学校社会工作:一种专业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1期

7 马林芳;王建平;;学校社工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16期

8 蒋国河;;渝水区“1+1+2”的社工模式[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年12期

9 杨春芳;;学校社会工作应对高校学生问题的策略[J];企业家天地;2011年05期

10 刘志红;;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J];社会工作;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姚本先;芮雪;王道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计量学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董伟东;;基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朱凯;;优势评估在灾后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以灾区某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评估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玉;;试论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杨心德;;日记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翟宏;孟庆茂;张挚;;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结构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吴振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莉莉;“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海南日报;2004年

2 徐宇江 宋莹 本报驻苏记者 朱金龙;把脉大学生心理健康[N];文汇报;2004年

3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外交部干部 陆苗耕;高失业率阴影下,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降[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徐翠兰;谁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发展导报;2005年

7 杨扬;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贵州日报;2005年

8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9 闫海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N];辽宁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徐维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道待解之题[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2228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228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