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城市化与接力式进城--理解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及其社会机制的一个视角
[Abstract]: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elastic urbanization model. The core of elastic urbanization is that farmers advance and retrea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us ensuring the steady and orderly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social mechanism of elastic urbanization is to enter the city by relay. It is that farmers take flexible families with continuity and scalability as units, take half-work and half-tillage as their livelihood mode, take rural areas as their foundation, and take cities as their goal. Through the relay-type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chieve the dream of the family into the city process. Collective ownership in rural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re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farmers to enter the city by relay.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by perfecting the design of relevant systems to continu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urbanization and to support farmers to enter the city by rela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社会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4YJC8400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仙娥,刘惠敏;国内外有关城市化模式的比较[J];唐都学刊;2003年03期
2 杨益明;;转型期我国城市化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3 田润锋;李英东;;现有城市化模式对就业的阻滞及应对策略研究[J];理论导刊;2008年08期
4 盛广耀;;关于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淮论坛;2012年01期
5 傅勇;城镇化:南张楼模式还是龙港模式[J];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11期
6 冯云廷;;中国城市化的偏态发展与城市化模式的变革[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安虎森;朱妍;;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模式选择[J];求索;2007年06期
8 马维胜;;青藏高原生态城市化模式释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李猛;;城市化模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困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韦廷柒;潘保兴;;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云刚;殷冠文;;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建城市化模式——鹤壁的案例研究[A];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治理[C];2013年
2 李莉;;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模式选择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魏峰群;;基于SEE-SWOT态势分析法的CRD城市化模式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相铎;李诚固;;东北地区城市化推进模式的比较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治河;美国的主流城市化模式正是中国所要避免的[N];文汇报;2013年
2 东方早报 石剑峰;中国不要学习美国的城市化模式[N];东方早报;2013年
3 冯云廷;城乡统筹视野中的城市化模式变革[N];长江日报;2005年
4 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节能,,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管清友;能源——交通体系变化下的城市化模式[N];消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逸吟 采写;解决农民工就业难应改变“一头沉”城市化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郑风田;“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应该终结[N];农民日报;2011年
8 孙玉波;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城市化模式决定能耗高低[N];中华建筑报;2004年
9 金岩石;亚洲的城市化模式与中国选择[N];证券时报;2010年
10 记者 袁蓉君;中外专家:“成都城市化模式”可为全球借鉴[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段晋苑;移民限制、人口城乡迁移与城市化模式[D];暨南大学;2010年
3 邵峰;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自强;鲤城区延陵社区的城市化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刘玉莹;城乡统筹的城市化模式探索[D];兰州大学;2010年
3 毛丽芹;中国西部特色城市化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里平;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原因分析与城市化模式的选择[D];苏州大学;2006年
5 邢天;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雪梅;基于产业集聚的东莞城市化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魏珊珊;城市化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磊磊;兵地共建的城市化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杜兆e
本文编号:2304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0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