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职业标准分类体系更新及与中国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11-07 18:27
【摘要】: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体系(ISCO),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并被各国广泛采纳,最新的分类体系为2008版本。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是1999年版的,虽然后续进行过修订,但都是小规模的修订。尤其是国际上新版本出现后,中国尚未对中国职业分类做出有效的修订。鉴于此,本文选择了研究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并与中国分类做对比分析,以期为中国职业分类的修订奠定一点基础。 本文解读ISCO不同版本的变动情况,分析职业分类的形成、演进机制,第一次在宏、微观两方面将ISCO和中国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比较,从差异性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对中国职业分类标准的调整以及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侧重于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尤其是ISCO-08和中国职业标准分类的比较,尽可能多的列出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之处,以及其后的产业发展背景,在满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产生和演化。介绍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原则和职业分类现状,其间对ISCO-58、ISCO-68、ISCO-88、ISCO-08版本进行差异性比较,并重点比较ISCO-88和ISCO-08的细类层次的差异性,体现了产业调整后产生的职业变迁。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行业、服务行业的职业调整比较明显。 第二,中国职业分类的进程和现状。介绍中国职业分类体系的分类依据和发展过程,并对新增职业进行了说明。我国职业分类的特点是管理者分类过于笼统,而第七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分工过于细致,冗杂繁琐,这也折射出中国国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还是占主导地位。 第三,中国职业分类与ISCO-08的比较。这一部分把ISCO-08作为参照标准,对ISCO-08和中国职业分类进行了细类层面的详细对比,最大限度的挖掘二者的差异之处,并对容易混淆和差异性很大的地方进行特别说明。 第四,对中国职业分类的启示和调整建议。通过比较,得出一套既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最大限度与国际接轨的分类体系。其中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之处。在小类和细类的比较上,许多因素比较难以入手。经过不断探寻,最后决定采用“以静制动”的比较方法。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及结论如下:将幼儿园管理者进行了单独区分;将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管理者进一步划分为农林业管理者、工矿业管理者、交通运输管理者、建筑业管理者、食品安全管理者、住房保障管理者六小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划分上,将某些领域的研究职业与工程技术职业适当的合并;教育人员的分类上,将音、体、美教师进行专门分类,提高这些学科教师的专业性;增加社会劝导这一职业,缓解人们生活压力;将办事人员中的警察、消防与保卫、邮政和电信人员等划分到服务大类,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一些与人们健康相关的职业重新归类,比如将验光配镜人员归到第二大类的医疗专业人才一类;将街头商贩作为一个职业,缓解社会矛盾;护理人员中,对儿童护理和教师助手进行单独划分,保障儿童权益。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2
本文编号:231721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丽莎;汽车客户售后服务项目个性化推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17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1721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