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产出与年龄分布”研究概述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scribe and study the law of the growth of talent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achievem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broad. The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output and a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alents, the shape and peak value of Age-Achievement Curve, the mechanism and difference of the growth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alents;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talen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C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2 赵伟;徐琳;;基础研究青年拔尖人才的关键成长路径研究——基于信息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3 刘菲;史玉民;;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印度院士计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1期
4 岳洪江;梁立明;刘思峰;张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4期
5 赵伟;徐琳;;信息科学领域青年拔尖人才高等教育背景探析[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6期
6 陈晓玲;孙雍君;;合作规模与丁肇中科研成果影响力——基于SCI论文署名人数与论文被引用量关系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德智;;上海市制造业R&D人力资源现状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微;基于专利质量测度的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岳洪江;基于科学计量的管理科学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连胜,徐宪春,任纯祥;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1996年03期
2 何培忠;韩国学研究的佳作──《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介[J];当代韩国;1999年01期
3 邹东涛;关于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0年11期
4 И.И.卡梅宁,文华;俄罗斯的人文社会科学:里程碑的更迭[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欧阳康;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反思——访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J];理论月刊;2004年02期
6 梁桂全;中国现代化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兼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责任[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翟满桂;王泽林;;论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体系的创新[J];发明与创新;2006年05期
8 ;投稿须知[J];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9 纪宝成;新世纪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10 陈力丹;谈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标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宝成;;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Carla Hesse;;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展望(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在主论坛暨开幕式上的致辞[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创新公共社科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部分省(市、区)社科联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8年
5 纪宝成;;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程天权;;在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07年4月21日)[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林尚立;;下册编后记[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8 祁庆富;;闭幕词[A];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陈志尚;;关于学会章程和选举有关问题的报告[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彬;;论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宝成;开拓创新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传飞;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观园[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刘劲杨 刘永谋;人文社科评价走上法治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杨健民;人文的意义[N];福建日报;2000年
5 余绪缨;振兴人文社会科学之道[N];厦门日报;2006年
6 陈予思;用什么意识繁荣人文社会科学?[N];学习时报;2007年
7 刘大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理性回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乐黛云;人文素质在哪里?[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郑瑞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开放视野下的深度挖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马费成;如何评价人文社会科学[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牟宗泉;促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潘照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石亦璞;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理解和说明”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5 陈志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许梅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军英;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及其构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李倩;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20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2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