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现代中国的学术精神与学科规训——以顾颉刚、陈寅恪为论述中心

发布时间:2018-12-09 18:28
【摘要】:"现代中国的学术精神"曾经是学术史反思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由于谈论方式的局限,使得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此,文章抛弃了以往那种历史现象描述式的、本质主义式的和知识社会学式的谈论方式,抛弃了种种有关"何谓学术精神"的先入为主的预设,以一种新的思想史的眼光指出:同样是标举"独立与自由",现代中国学术精神内在地体现出了一种"张力结构"——结构的一方指向文化传统创生的本源性依据,结构的另一方则指向个体性的精神品质与生存态度。将这一张力结构放入思想史和文明史的背景中,不仅可以考察出它的理论内涵,还可以揭示它的文明史限度。
[Abstract]:The academic spirit of modern China was onc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reflec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way of discussion, people's reflection on this issue has not been substantially promoted.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abandoned the descriptive, essential and sociological way of talking about historical phenomena, and abandoned all kinds of presuppositions about "what is academic spirit". It is point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ew history of thought that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are also marked, and the academic spirit of modern China embodies an inherent "tension structure"-one side of the structure points to the origin of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ucture points to the origin of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traditi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ucture points to the individual spirit and survival attitude. Putting this tension structure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and civilization, we can not only investigate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but also reveal its limit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解构的难题”(10XZW002)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文化整合与精神救赎”(11SZYTH07) 西南民族大学2011研究生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2XWD-S05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登云;;现代中国学术的研究立场与“学无中西论”——学术史反思札记之一[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曹曦;殷开;;饱濡铅泪记桑田——陈寅恪与胡适眼中的“台湾民主国”[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7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8 郭素红;;明人作伪现象析论[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胡晓;;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述评[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10 周如月;;元稹悼亡诗研究中若干争论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赖品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佛教对现代科学及基督宗教的回应[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冯培红;;敦煌本《国忌行香文》及相关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乾耀;;《论语》与《儕子》中的孔子——“为学”与“为道”的两种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6 张金梅;;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施建雄;;超越考据的视野:钱大昕的制度阐释与历史评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郑师渠;;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永晋;明清《西厢记》续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匡和;《傅与砺诗集》校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庆锋;《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之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微霞;叶嘉莹词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梦溪;;《学术精神和文化传统》引端[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2 王学海;;追问吴氏兄弟学术上的被疏漏[J];探索与争鸣;2005年12期

3 求索;;学术之良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郝学伟;学术精神的一曲挽歌[J];读书;1998年02期

5 ;为社会、为人生的学术精神──武大中文系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摘要[J];江汉论坛;1995年05期

6 周保欣;;当代学术:回到“性命之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6期

7 闫福玲;总结学术成就 彰显学术精神——评《20世纪云南人文科学学术史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田瑞文;;学术统绪的重新梳理——巩本栋先生《中国现代学术演进》读后[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9期

9 谢泳;知易行难说“规范”[J];读书;1996年02期

10 李万庆;;学术精神揽萃[J];读书;199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罗检秋;应重视传统学术的精神特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学院;当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异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周智强 徐清泉 童世骏 程伟礼 刘世军;哲学社会科学: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纪宝成;接续文脉 重振国学[N];人民日报;2005年

5 赵凌云;学术方法与学术价值的重构[N];湖北日报;2005年

6 记者 石岸;感受人文上海 领悟学术风采[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魏英杰;怀旧与贫嘴[N];深圳商报;2007年



本文编号:2369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69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