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论实证主义与解释学的方法论争论

发布时间:2019-01-18 16:32
【摘要】: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方法论争论揭示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事实与价值、理解与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方法论问题,由此,应采用一种超越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方法论立场,反对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反对实证主义对事实与价值的区分,社会科学的知识应当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基于理解的或然性的因果规则,社会科学尽管并不拒斥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但它与自然科学依然有着重大的差异。
[Abstract]:The methodological debate between positivism and hermeneutics reveals a series of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such as subjectivism and objectivism, facts and values, understanding and la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and so on. We should adopt a methodological stand that transcends positivism and hermeneutics, opposes the dualism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and oppo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cts and values by positivism. The knowledge of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the causality rul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with social history. Although social science does not reject the inductive method of natural science, it still has great difference from natural sci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C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红莲;中国解释学与解释学中国化[J];江海学刊;2003年04期

2 陈海飞;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2期

3 李金辉;;解释学理论中的实践解释学转向[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4 纪光欣;略论解释学循环及其意义[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王兴国;马克思的历史主义解释学观念[J];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6 何卫平;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汤一介;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1期

8 曹志平;试论解释学的解释观[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金福,陈海飞;解释学的越界与哲学的退缩和唯心主义化——解释学哲学化与哲学解释学化之历史意义评价[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严春友;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应全;;略论中国传统解释学的方法论性质[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2 韦玲娜;;是“意义”还是“意思”(摘要)——从解释学角度谈对现代艺术的解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中江;;“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4 王瑞东;;解释学视野中理解对象的客观性问题[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莫伟民;;利科尔的反思解释学及其与马克思的差异[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邵小希;;论法解释学上认识的客观性[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7 张金梅;;西方解释学批评的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贲思;对“解释学”的解释[N];学习时报;2001年

2 邓新华;发展中的中国文学解释学[N];文艺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钟厚涛;“中国解释学”构建的跨文化开拓[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黄小洲;解释学研究对于建构中国当代学术的意义[N];光明日报;2010年

5 汤一介;解释学与中国[N];光明日报;2002年

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超中;借鉴“解释学” 回归原创思维[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娜;实践社会正义——民法解释学的使命[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商务印书馆 陈小文;法律解释学的基础在社会生活[N];新农村商报;2012年

9 左东岭;阐释原则的自觉与学术规范的遵守[N];文艺报;2002年

10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海飞;论理解——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解释学重建[D];苏州大学;2004年

2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李;深层解释学与作为症候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4 姜福东;返回方法论的法律解释学[D];山东大学;2009年

5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解释学视域下刘智五功伦理思想解读[D];宁夏大学;2015年

2 赵倩倩;西方解释学中的解释循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郑兴凤;施特劳斯解释学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莫文甫;意义与文学解释有效性关系问题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绍涛;解释学视野中的“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盛森;论意思表示解释中的信赖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于海燕;由分立走向综合—对利科解释学的一种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王玉衡;解释学视域中的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春峰;伽达默尔的法律解释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0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10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