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危机和使命——基于郑杭生“社会调查系列丛书”的分析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path, China's social science has been faced with a serious crisis of subjectivity, which is unable to respond to the "big problems" raised by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Vassal status, un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Western scholars on an equal footing. The academic practice of Mr. Zheng Hangsheng and his academic team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if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want to get out of the "crisis" and shoulder their own historical mission, they must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standing above heaven": first, they should go to the "fields." Facing up to the social practice of "great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hina, we should carry out a solid social investigation; The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a as the center" and "Chinese experience", the academic discour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ight of academic discourse which has been monopolized by the West for a long time is eliminat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农村民间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编号为:10CSH005;项目主持人:黄家亮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象;;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J];读书;2008年09期
2 郑杭生;;基层社区调查中应当坚持的准则[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杨敏;;“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1年02期
4 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J];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
6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飞龙;;中国法治的现象解释与理性展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文龙;全球化陷阱与第三世界的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张桂娜;;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观再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梁素贞;杨东曙;;纵向民主:探析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视角[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8 曲光华;;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辨及其对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9 董伟;;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与结构评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童潇;;郑杭生教授的发展社会学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历宇;;《理想国》中的灵魂论与西方政治走向[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2 姚轩鸽;;全球化背景中的伦理冲突与道德重建研究[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调整与现代文明的演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欧阳谦;;德里达的“咏叹调”与马克思的精神遗产[A];“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明;;文化转型与当代中国理论选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刘玉安;;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训虎;;无序中的秩序——我国刑事证据开示改革反思[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洁;;论中国新闻学理论自觉的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10 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互补[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4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葛惠云;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罗彩燕;回归后澳门居民对祖国的认同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字紫龙;论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建辉;法典化立法模式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J];东南学术;1999年05期
3 郑杭生;胡翼鹏;;道法自然,静默无为:社会运行的另类思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社会思想[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4 杨敏;;“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1年02期
5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8 郑杭生;胡翼鹏;;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春秋战国时期墨者的社会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杜赞奇,罗红光;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10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郑杭生;[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灿兮;;我做社会调查[J];青少年日记;2002年20期
2 周奎英;“荣誉”漫话[J];基础教育;2005年Z1期
3 李文珍;;第十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合肥举行[J];东岳论丛;2011年06期
4 汪丁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5 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J];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
6 邹诗鹏;;理论自觉与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7 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8 周治;;社会调查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以桐城左忠毅公祠的调查研究为例[J];教师;2011年16期
9 高英哲;高龙刚;高洪民;;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社会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10 张晓;徐凌忠;许鑫;;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变迁[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开展学生社会调查周活动,促进实践与教学的结合[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3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初稿)[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4 陈殿林;;理论自觉的哲学意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杨路平;周兆明;;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述评[A];全国社科联第十一次学会工作会议会议交流材料[C];2007年
7 顾爱华;;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8 单连春;;中学德育教育现状的社会调查[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大伟;徐建源;杨路平;;第二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历史沿革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10 杨路平;周兆明;孙庆国;;第七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管理体制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丙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海外实地调查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潇潇;理论自觉与中国的学术话语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田鹏颖;关键在于提高理论自觉[N];沈阳日报;2010年
5 吉林大学教授 孙正聿;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N];光明日报;2010年
6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王喜权;党的理论自觉路线图[N];哈尔滨日报;2011年
7 ;高等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N];文汇报;2008年
8 [挪威]古德芒德·赫尼斯 邓正来 复旦高研院 孙国东 林曦博士 整理;走向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N];文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建峰 郭烁 李春艳 冯建华 孙龙 张梦薇 范建满 奚平 吕莎 王鹏权 潘启雯 杨阳 张征 陈静 郑巧 邵维正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少将、教授;各界畅谈《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续鸿明;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设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4 孙辉;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路径的思想批判[D];武汉大学;2012年
5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6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8 赵定东;市场渗透中的利益关系协调[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建民;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莲莲;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与作者分布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富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紫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慧;湖南早期共产党人社会调查活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叶小青;冷战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桑江;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反思[D];辽宁大学;2009年
7 赵娟;从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志军;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力荔;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周丹;大连市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9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2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