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

发布时间:2019-05-26 18:56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要包括理论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它们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根本前提和内在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它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各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实际状态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变量,要形成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从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必须大力推进和不断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inly includes the innova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the innovation of academic viewpoi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and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the prosper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innov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which can provide all kinds of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actual stat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form an efficient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novation must also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constantly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世刚;日本科技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焕忠;发挥高等巨大科技潜能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06期

2 董晋曦;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兼论高校应成为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执行主体[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6期

3 李春红;;国家创新体系与高职教育面临的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07期

4 钟海青;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产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李彬;国家创新体系下的中小企业成长与扶持[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课题组;;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02期

7 王强;许放;;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7期

8 胡义成;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再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张磊;郑丕谔;;发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走自主创新的富国强民之路[J];未来与发展;2006年07期

10 胡峰;;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J];未来与发展;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景安;;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任康民;肖挺;;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本玲;;浅谈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曙光;赵明;张泳;;国家海洋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借鉴[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荣亦建;;创新及高校创新教育[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胡峰;孔庆江;刘仁平;;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比较——兼论对入世后的中国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9 袁晋宛;张东亮;单汨源;;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战略框架的构建——中美国家创新体系对比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金鹏;魏怀斌;;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霁;五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经济日报;2011年

2 记者 赵永新;五年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

3 毛中秋;俄计划2020年形成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翟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汪浩;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杨健;国家创新体系大厦巍峨[N];人民日报;2002年

7 李斌;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坚持自主创新 强化示范引领 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贡献[N];人民日报;2011年

9 特约记者 江有仪;100多亿推进国家创新体系[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孔德涌;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盛四辈;系统论视角下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群演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罗新远;中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赵秀丽;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7 朱园圆;政府支出、税收和自主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吴晓松;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邓草心;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张瑞;中美创新体系比较及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灿;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演进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4 李佳;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鑫;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DSGE模型构建及演化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燕;美国新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朴林;试论韩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3年

8 郑海琳;中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朱登科;科技传播视野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创新体系[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王佳琳;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科技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8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