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和未来

发布时间:2019-05-30 21:38
【摘要】: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些乱象,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和未来"。本文从现代学术的发端入手,对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构成要素、历史契机、特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学术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不要讳言学习、戒民族主义情绪、让学术批评常态化。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C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岂之,方光华;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的中西兼融[J];中州学刊;1999年06期

2 王继训;论谢幼伟对中国现代学术的理解与贡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吴汉全;晚清时期的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叶隽;;开启中国现代学术的理论思维时代[J];博览群书;2009年10期

5 刘士林;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一种学理设计——略谈《澄明美学》的学术理念、批判理论及其逻辑旨归[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吴汉全;;五四时期李大钊对法国学术思想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杜瑞乐;中国现代学术体制中的“哲学”[J];哲学动态;2004年06期

8 江泰然;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史的一部力作——评李承贵教授的《通向学术真际之路》[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张京华;彭敏;;论疑古派与中国现代学术[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竺洪波;;《西游记》研究与中国现代学术开端[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保成;;郭沫若研究的现状应当改变[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2 葛志毅;;序:“国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之建立[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3 竺洪波;;《水浒传》与小说的经典化和学术化[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李怡;;郭沫若与中国20世纪学院派文化的分离[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5 卞文;;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科学史再评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泳;中国现代学术中的“专精”传统[N];东方早报;2011年

2 梁庆寅 任剑涛;中山大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3 赵志研;魁阁:中国现代学术集团的雏形[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李世琦;中国现代学术的一座丰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杨义;钱钟书与中国现代学术[N];文汇报;2004年

6 深圳大学教授 郁龙余;中国现代学术的应有品质[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陈冰;“魁阁精神”至今光芒闪耀[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郑家栋;“清华学派”与中国现代学术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谢颖;厘清中华学术之演进脉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海琴;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学术依附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汪润;“夺取汉学中心”的理念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士林;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西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2 丁守伟;论晚清尚侠思潮[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翁e鹲,

本文编号:248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8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