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集》第二辑印行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the 2012 "Humanistic Revitalization Plan" Project "Journal Young authors Series Seminar" were published in June. In 2012, our journal held six author series seminars, namely: "Daily Life behind Photos and character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Fiction crea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Enlightenment concept of Western Society and Modern Chinese though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Chine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role and way", a total of 15 thematic speeches, 65 participants in the discussion, covering literature, philosophy, history, art and many other fields, for the academic growth of young authors in the school provided a good platform,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academic accumulation of the school.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支果;;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反思[J];社科纵横;2007年07期
2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总目次2009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董立平;;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条件[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致读者——写在本刊改版之际[J];理论参考;2001年01期
5 沈卫威;“学衡派”与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曹红毅;马恒通;;集中展示新世纪西方人文社科的研究前沿──《“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丛书》述评[J];图书馆学刊;2010年11期
7 蒋建民;;南通市社科理论界召开“新世纪南通人新形象”座谈会[J];江海纵横;2001年04期
8 ;《哲学研究》(1980年—1984年6月)中青年作者优秀论文评选揭晓[J];哲学研究;1984年10期
9 ;2009年《理论与创作》总目录[J];理论与创作;2010年01期
10 ;为新世纪命名[J];21世纪;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炳德;;新世纪走徐霞客路 与时俱进研徐学[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纪宝成;;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促进学会工作[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4 ;从新成立学会看社科学会的发展与社科联的学会管理工作[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5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A];全国部分省(市、区)社科联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8年
6 蒋华;;博耶学术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编者的话[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石燕京;;网络时代的郭沫若研究[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9 周信昌;谢方生;龚雪华;;与时俱进,开创新世纪社科学会工作新局面——抚州市社科学会现状调查[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政治类[C];2003年
10 郭大顺;;嘉宾致辞[A];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代达罗斯》专刊 王广林/编译;美国重现“人文科学”热[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彬彬;读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N];南方周末;2010年
3 ;2004年五大学科扫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宋广玉;社会科学对百姓生活有四次重大影响[N];南京日报;2007年
5 散木;“老百姓”与“公民”有什么不同?[N];北京日报;2006年
6 刘东超(本报书评人);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记者 何丰伦 戴劲松;半数年轻人不懂民谚,,失传的可能是民族智慧[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中山大学副校长、教授 陈春声;通过人文熏染塑造博雅的现代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方烨 马俊;社科院:我国进入危机后新成长阶段[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记者新兰;陈奎元慰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同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2510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10890.html